“即刻退兵,不得占领吴国城池,不得抢掠吴国军粮,不得抢掠吴国百姓。
“如今,你掳走我武陵郡百姓二十余万,抢走我军粮四十余万斛,我大吴岂能坐视不管?”
注意到魏延杀气腾腾,步骘仍不惊慌。
指着江上密密麻麻的战船,冷笑道:“我上大将军引战船千艘,精兵十万,本可将你等轻易剿灭。
“考虑到两国正在和谈,不想因此伤了和气,这才尽量保持克制。
“你与姜将军是否抗旨,我与上大将军无权过问,也不想过问。
“在此等你们十几天,只想要一个字:战,还是和。”
步骘话音很轻,却是字字铿锵。
看似强硬,其实是妥协。
没错,就是妥协。
如果抢回了百姓,如果只有三万汉军,吴兵早就登岸阻截了,这是陆逊“击其暮归”的原计划。
没想到,在魏容与牛金身后,在一百多里的长江沿线,汉军分散在二十万百姓之中,再也无迹可寻。
此时强行登岸,仍能把西行队伍截成几十段。
但如果真要这样,必有无数百姓因此丧命。
因为,很多百姓被汉军洗了脑——别说登岸了,只要战船稍稍靠近江岸,马上就有百姓举弓相迎。
他们穿的是百姓衣服,却很可能是汉军士卒。
不,这不是猜测,而且是肯定。
问题是,没法去证实,更没法迅速甄别。
唉!屠杀百姓这种事情,孙权和陆逊都不敢,稍不留神就要遗臭万年。
况且,他们是自己的百姓。
郁闷之余,陆逊想起了当年的刘备。
那地次,他正是躲在数十万百姓中逃亡。
曹纯的虎豹骑很快就追上,就是因为不敢屠杀百姓,才让他逃过一劫。
如今遇上相同的事情,陆逊也没了主意。
只能堵死西去之路,再等魏延与姜维前来。
外交谈判这种事情,步骘最拿手,正好让他去办。
所以说,步骘刚才的话看似强硬,其实是妥协。
“即刻退兵……不得占领吴国城池……”
姜维捧着圣旨,一边看一边嘀咕,“咱们已经退兵了,哪有占领吴国城池?
“不得抢夺吴国军粮,呃,咱退回之时没抢吴国的军粮吧?
“不得掳走吴国百姓,我去,这话从何说起?咱们连两万多奴隶都放了,哪有掳走吴国百姓?”
姜维的小声嘀咕,步骘听得一清二楚。
特别是无辜的眼神,气得步骘咬牙切齿。
“姜将军!你好大的胆!竟敢抗旨不遵?
“你掳我二十万百姓,一路向西延绵一百多里,竟敢说没抢我百姓?你抢我四十万斛粮草……”
“步将军!步将军!”
姜维提高嗓音,蛮横地打断步骘。
继而又笑呵呵,一本正经地解释:“步将军,你可别乱说话,我哪敢抗旨不遵啊?
“我大军班师之时,二十万百姓扶老携幼主动跟随,咱们赶都赶不走,何来“抢掠”一说?
“粮食,咱确实带着四十多万斛。但是,那是百姓的口粮,不是你们的军粮吧?
“你倒是告诉我,咱们的哪位将军,在哪座城池或者军营里,抢走了你们的军粮?
“你只要能说出名字,只要查实此事,我马上就斩了他!”
姜维也在耍无赖,气得步骘面色铁青:“姜将军!你抗旨不遵,故意破坏吴汉两国之和睦,就不怕诛九族?”
“哎哟,步将军,这种话真不能乱说啊,我哪有抗旨不遵啊?
“为了两国之和睦,你应该马上回去劝说陆逊,速速撤去阻截兵马才是,你说是吧?”
“哼!”
步骘知道多说无益,袖袍一甩。
匆匆回到小船,赶紧向陆逊禀报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