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都不愿前往,姜维却兴致极高:“要不,把太子一起带上?”
“你的意思是,让太子出面劝说?”魏延试探着发问,马上就连连摇头,“不,不行,太子不宜以身犯险。”
险?哪来的危险?
那天,孙夫人眼中满是慈爱,哪来的危险?
如果她真是细作,得知刘备遇难的消息,会投江吗?
若不是思念先帝或者刘禅,又咋会给女儿起名“思蜀”?
…………
劝说孙尚香去往成都,这种事情不是站在府门口,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然而,尊卑有别,男女有别——不论魏延还是姜维,都不好进府慢慢劝说。
如果让“未成年”的刘璿前往,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而且,他的太子身份,或许能让孙尚香觉得亲近。
在去往孱陵的路上,孙尚香可能问到的话,姜维全都想了个遍,并教会刘璿如何回答。
在魏延与姜维的计划中,不管孙尚香态度如何,最多半个时辰就见分晓。
然而,刘璿一进府门,再也没出来。
潜藏的死士一直示意“太子安全”,两人虽有担心却只能耐心等待。
到了夜里,死士还能听到他们有说有笑。
死士还能描绘出,他们在用吴国话唱艳曲,孙尚香还在耐心纠正刘璿的发音。
直到第三天,刘璿终于出来了,神情落寞。
“太后说,她已经享受了天伦之乐,不想夹在中间两面为难。”
靠!
苦等三天,竟是这个结果?
魏延与姜维对视一眼,尽皆无语。
不过,能理解孙尚香的尴尬:一边是日思夜想的儿子,一边是同父异母的兄长,她再怎么选择都是错。
孱陵城,与公安城相距二十里,但孱陵县就是公安县。
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以前,公安县就叫孱陵县。
那年,刘备与孙尚香成婚,然后领荆州牧,将孱陵县改为公安县。
当时,出于谨慎与猜忌,刘备总是以练兵为由住在公安城。
而孙尚香,就住在新筑的孱陵小城,整日与阿斗为伴。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趁刘备进川之时,重新夺回荆州,将公安县改回孱陵县。
不论县名如何变化,这座孱陵小城,对孙尚香有着特殊意义。
她早就想好了,余生就居住在孱陵——它正巧在成都与建业的中间。
姜维只能呵呵呵:她不想“两边为难”,却偏偏选择了“夹在中间”。
“罢了,先向陛下禀报吧!”
魏延转身欲走,姜维却有些犹豫,“大哥,你先回夷道主持军务,我想顺道去长沙看看。”
“顺道?哪里顺道了?还有两三百里呢!与其跋山涉水,不如回夷道打麻将!”
“不是,前几日跟你说过的“张机”,我想去寻一寻。”
“没戏!你肯定记错了,没这人!”
见姜维有所怀疑,魏延掰着手指,耐心地详细解释:“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至初平四年(公元193年),长沙太守是孙坚;
“初平四年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苏代做过两年长沙太守;
“兴平元年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由张羡与张怿父子历任长沙太守;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由韩玄担任长沙太守;
“韩玄之后,也就是先帝治理荆南四郡时,长沙太守由廖立担任。
“荆州失陷之后,孙权先是任命濮阳逸为长沙太守,濮阳逸之后,又是吕岱担任长沙太守。
“所以,建安前后的五到十年,长沙郡绝对没有名叫“张机”的太守!”
魏延的话有理有据,姜维顿时懵了圈:
后世的历史不是说,大名鼎鼎的医圣张仲景,在建安年间做过长沙太守吗?
魏延从没听说过他,并且说得有理有据,难道历史记错了,或者压根儿就没这个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