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本来,觉得周胤很好玩儿,只想戏耍他一下。
哪知这家伙,真的下跪。
他在吴国这些年,混得到底有多惨?
唉!不跪都跪了,自己的话还能收回?
不!关家人一言九鼎,绝无食言之理。
“赶紧起来!快点!”
关樾生怕别人误解自己,匆匆扶周胤,“刚才开个玩笑,千万别当真,周鲂送你便是。”
“真的?”
“靠!不就三十万铢嘛,送给你了!”
“……”
“我去!你特么哭什么啊?到底是不是男人?”
“呜呜呜……关将军,你真是我的大恩人!
“日后不论什么事情,你只需一句话,我周胤定当以性命相报!”
无语,关樾彻底无语。
他并不知道,自己刚才那句“不就三十万铢嘛”,还有满脸的不屑,给周胤的震撼有多大!
在庐江郡,周家算不上顶级豪门,却也是累世公卿。
其父周瑜就不用多说了,其祖父周异,官至洛阳令。
曾祖周景,官至太尉。
高祖周兴,官至尚书。
天祖周荣,在章、和二帝时期官至尚书,并兼山阳太守。
然而,家族传承到周胤手中,彻底落魄了。
败光祖产之后,只能靠“兴业都尉”那点俸禄过活,不被同僚笑话才怪。
刚才,关樾满不在乎的“三十万铢”,如果只靠周胤那点俸禄,一百年也挣不了。
周胤泪流满面,确实是打心底里感激关樾。
也在暗自庆幸:幸好投降了汉军!
只要抓住机会,建功立业重振周家,应该不是梦想!
…………
典军校尉报来的功劳簿,擒获周鲂的人,确实是周胤。
感觉其中有蹊跷,姜维却没多问。
毕竟,将领与兵士之间互送战功,早就不是稀奇事。
打量周鲂多时,缓缓上前。
“周将军,请到你可不容易啊!”
姜维亲自上前松绑,周鲂却扭动着身子躲开:“要杀便杀,不必惺惺作态!”
“啧啧啧……”
姜维停了下来,并且连连摇头,“想必周将军也知道:我曾经抓获的敌将,不论大小,全都找陆逊要了赎金。
“如果这会儿杀了你,岂不是浪费?
“不知周将军以为,陆逊肯拿多少粮草来赎你?”
“赎?赎个屁!”
厉声大喝的人,正是刚刚进帐的魏延,“伯约,你是不是闲得无聊?
“我与东吴开战以来,擒过卫将军全琮,擒过前将军朱据,也擒过寂寂无名的张梁与步协。
“我记得,最不值钱的就是张梁,他只是裨将军,只收五千斛糙米,陆逊还在讨价还价。
“这个周鲂,鄱阳太守早就卸任,关内侯不过是虚爵,如今只是小小裨将,陆逊会拿粮草赎他?”
魏延的大喝与不屑,其实是跟姜维商议好的,周鲂肯定不知道。
瞥瞥周鲂,姜维装作满腹疑惑:“不对吧?这周鲂,剿平彭式与彭绮作乱,石亭之战中献计大败曹休,后又诱杀豫章贼首董嗣。
“若按咱们大汉的军功,少说也能封四平将军,那孙权为何如此昏庸,为何只封他个裨将?”
“家世!家世!”
魏延抱着酒壶,咕咕咕猛喝几大口,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
满帐的酒香,馋得周鲂直吞口水。
可是,魏延没有正眼瞧他。
一边喝酒,一边给姜维解释:
“在吴国,只要是顾、陆、朱、张四大家,孙权的封官赐爵毫不含糊。
“就比如吴郡顾家,那顾邵刚刚入仕就封豫章太守,还娶取策之女为妻。
“再如顾邵之弟顾裕,从没立过半点军功,却因父亲是丞相,刚入仕就封了镇东将军。
“又比如朱据的儿子朱熊,他立过半点军功吗?刚刚成年就获封虎林督。
“就这虎林督,像周鲂这种出身寒微者,二十年也混不到吧?
“就那顾裕的镇东将军,他周鲂哪怕生擒司马懿,恐怕也混不到吧?”
“唉!”
姜维轻叹口气,“孙权用人只看出身,难怪东吴老打败仗。”
话音刚落,周胤就猴急猴急地进来,满脸堆笑,“军师,你承诺的“四安将军”,还有成都城的大宅,还有三十万铢的赏赐……”
“放心!我大汉的军功与赏赐,全都明码标价。”
姜维嘴里豪爽,手上也不含糊,拿出一张小纸片,“你现在就可以去成都,去我府上找诸葛夫人,赏钱与大宅马上就给你。
“只不过,封官赐爵还需禀明大将军,核实之后才能正式册封。”
“哎呦,多谢军师!多谢军师!”
周胤小心收好纸条,感慨道:“要是早投军师,我可能早就是四镇将军了!”
“不,不,不!”姜维连连摆手,纠正道:“你投的并不是我姜维,而是投的大汉。”
说到这里,姜维往成都方向拱拱手,面色凝重,“我大汉陛下从没领兵出征,却是世间罕有的明君,唯才是举……”
“我呸!”
周鲂狠啐一口,厉声打断姜维,“一个贪玩好色的君王,竟然也配“明君”二字?”
周鲂出言质问,正中姜维下怀!
因为,周胤猴急猴急进来领赏,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