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脉象虚,就像河水干涸了,土地都干裂了,庄稼都快旱死了,这时候得赶紧补水呀,也就是用补法,给身体补充能量。这就好比给汽车加油,没油了车可跑不动。咱们可以用一些补气血、养脏腑的中药,像人参,那可是大补的好东西,就像给身体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能量。还有黄芪,也能帮着提升身体的正气。把它们炖个汤喝,就像给身体来了一顿营养大餐。或者通过艾灸一些穴位,像关元、气海这些穴位,艾灸的时候,热乎乎的,就像给身体晒晒太阳,给身体注入阳气,让身体重新充满活力。艾灸的时候,那股温热的感觉会慢慢渗透到身体里,就像给身体来了个温暖的拥抱,把那些因为虚弱而产生的不适都给化解掉。”
“要是脉象紧,就好比绳子勒太紧了,把人勒得难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咱们得先拿针把这绳子挑松点,也就是先针刺。针刺就像给身体开个小通道,把那些堵住的气血疏通开,让气血能顺畅地流动。就好比一条被堵住的马路,把障碍物清理掉,车就能开过去了。然后再用艾灸烤一烤,就像给身体晒晒太阳,让身体暖和暖和,把寒气都赶跑。艾灸的时候,热乎乎的,就像给身体来了个温暖的拥抱,把那些因为寒邪导致的疼痛都给化解掉。这寒邪啊,就像个调皮的小冰块,藏在身体里捣乱,艾灸的热乎劲儿就能把它给融化掉,让身体恢复舒服的状态。”
“要是脉象代,就像路上有个坑,车走起来一颠一颠的,坐车上的人都快被颠散架了。咱们得先把坑填平,也就是先放放血,把那些不好的血放出来,就像把脏水倒掉。你别害怕,这放血可不是随便放的,是在特定的血络上,把那些瘀滞的、有问题的血放掉,这些血就像河道里堵住的淤泥,把它们清理出去,水流才能顺畅。然后再慢慢调理。调理的时候呢,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像丹参、川芎,它们能像小工兵一样,把那些瘀血给打散,让气血运行得更顺畅。再配合一些按摩手法,顺着经络的方向轻轻按摩,就像给身体做个舒服的按摩放松,让气血能更好地流通。”
“要是脉象陷下,就好比地面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大坑,这时候别的招儿都不太好使,只能用艾灸来填坑啦。为啥呢?因为脉象陷下,说明脉里的血在中间凝结了,就像水管堵住了,而且这血还冷冰冰的,就像冰碴子一样,把通道给堵得死死的。艾灸的热乎劲儿就能把这血给化开,把寒气给赶走,就像太阳出来,冰雪消融一样。所以这种情况啊,就适合用艾灸,而且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温度和时间,让身体慢慢恢复。
你想想,要是温度太高了,就像火太大把东西给烧焦了,会伤到身体;温度太低呢,又像小火慢炖没效果,根本化不开那些凝结的血。时间太短,起不到作用,时间太长,人又受不了。就好比炖肉,火候和时间都得拿捏得刚刚好,肉才能炖得又烂又香。所以啊,艾灸的时候得时刻盯着,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温度和时间。一般来说,艾灸到病人感觉暖暖的,身上微微出汗,就差不多啦。
要是脉象不盛不虚,那就好比河水既不泛滥也不干涸,刚刚好,就像刚刚好的粥一样。这时候就按照常规的经络调理方法来就行啦,就像平常过日子,按部就班。比如说根据病人的症状,在对应的经络穴位上进行按摩、针灸或者推拿,让身体保持这种平衡的状态。
就像如果病人说最近肩膀有点酸,咱们就知道可能是手太阳小肠经有点不通畅了。这手太阳小肠经啊,就像一条从手指尖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经过肩膀,再绕到脑袋后面的小路。咱们就可以在这条小路上找那些容易堵塞的点,像后溪、天宗这些穴位,给它们按一按、揉一揉,就像给这条小路做个清洁,把那些阻碍气血运行的小石子都踢开,让气血能顺畅地流动,肩膀也就不酸啦。
雷公挠挠头,又问:“黄帝大大,那要是寸口脉象比人迎脉象大四倍呢?这可咋整呀?感觉这情况肯定很严重。我光是想想,心里都有点发毛了。”
黄帝脸色一沉,严肃地说:“要是大四倍,这就叫内关啦。这内关的脉象啊,又大又快,就像脱缰的野马,根本控制不住,在草原上横冲直撞。你想啊,马跑疯了,人还能拉得住吗?一旦出现这种脉象,那可就麻烦大了,基本上就是病得很重,很难治好咯,这人啊,多半是没救啦。
为啥这么说呢?这就好比一个房子,地基都快塌了,上面的房子还能稳得住吗?身体的气血已经乱成一团,脏腑功能也严重受损。就好像一个精密的钟表,里面的零件都七零八落了,还怎么正常走时呢?
所以啊,咱们看病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审查病情的来龙去脉,看看身体是寒还是热,是哪儿先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影响到其他地方的。就像破案一样,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得问问病人最近吃了啥、喝了啥,有没有受啥凉,干了啥重活儿,睡眠咋样等等。这些问题就像一把把小钥匙,能帮咱们打开身体疾病的大门,准确判断出是哪个脏腑出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要是判断错了,那可就像给走错路的人指错方向,越走越偏,病就更难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