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庆郡王……似乎在有意识地囤积某些物资,其动向,不太对劲。”墨痕低声道。
叶明心中警铃大作。江南的纵火是商业与技术层面的恶性竞争,而庆郡王这边的异动,则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政治与军事阴谋。
这两者看似无关,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阻碍乃至摧毁他正在推动的变革。
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敌人,比他想象的更为庞大,也更为不择手段。技术的推广,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与利益的较量,更卷入了凶险的政治漩涡。
叶明没有慌乱,他深知越是此时,越需冷静。他做了几手安排:
第一,密令赵铁锤,在江南暂停大规模公开推广,转为更隐蔽的“技术扶持”。选择背景干净、位置隐蔽的可靠匠户,建立小型的、分散的核心部件生产点,由格物院直接控制供应链。同时,让他暗中收集纵火事件的线索,哪怕只是蛛丝马迹。
第二,加大对庆郡王的监视力度。不仅限于物资采买,更要设法了解其庄园内的人员往来、工程进展,甚至尝试渗透其外围人员。此事极为凶险,叶明嘱咐墨痕,宁可一无所获,也绝不能打草惊蛇。
第三,加快格物院自身的“武装”。他以“保障重要研发成果安全”为由,向兵部申请,调拨了一小队精锐护卫,驻扎在格物院及重要工坊外围。
同时,他开始秘密指导工匠,研究如何将现有弩机进行小型化、便携化改进,并尝试制作一些结构巧妙、便于隐藏的防身器械。他必须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需要更稳固的盟友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他加紧了与李君泽的沟通,将江南的破坏事件和庆郡王的异动透露给太子,使其对潜在的危机有所准备。
同时,他指示格物院和传习所,要更加注重与京畿地区百姓的联系,水力磨坊建成后,要以低于市价的价格为周边村民加工粮食,义诊施药的活动也要持续开展,要将格物院的“利民”形象,深深植入人心。
做完这些安排,叶明独自站在书房窗前,夜色深沉。
他知道,自己已然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前方不仅有技术的难关需要攻克,更有明枪暗箭需要防范。曾经的“种田”惬意,如今已变成了在惊涛骇浪中行船。
但他眼神依旧坚定。技术的星火已然点燃,并开始呈现燎原之势,任何想要扑灭它的企图,都必将遭到最坚决的反击。他不仅要做一个耕耘者,更要做一个守护者,守护这片孕育着希望与新生的田野。
他拿起炭笔,在纸上缓缓画下两个圈,一个标注“江南”,一个标注“庆郡王”。然后,在两个圈之间,画下了一条线。
他感觉,这两股看似不相干的暗流,或许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深处,正悄然汇合。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汇合之处,筑起最坚固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