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泰山封禅(2 / 2)

收复燕云十六州这种事,都有人要跳出来反对,更别说现在要打的还是蒙古和高丽。

甚至这次,就连富弼都有点动摇,不想要打一仗。

最终逼得顾鹤自已请命回京,当朝跟这帮人好一番辩驳。

“诸位大人,如今蒙古诸部崛起之势已如燎原之火,若不趁早扑灭,待其羽翼丰满,难保就不是下一个辽国。

高丽虽看似弱小,却地处东北要冲,若与蒙古勾结,对我大宋边境亦是极大威胁。”

顾鹤言辞恳切,目光扫过朝堂诸臣,继续说道:“且如今北军已招募训练多年,士气正盛,战力不俗,以北军之力,对付蒙古与高丽,足矣。

若等蒙古坐大,高丽愈发嚣张,届时再出兵,所耗人力物力将数倍于今,百姓也将遭受更多战乱之苦。

诸位大人,莫要因一时之虑,而误了国家大计啊!”

富弼听后,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禛远所言,亦有几分道理,只是出兵之事,非同小可,还需从长计议。

蒙古诸部居无定所,行踪不定,高丽亦地形复杂,若贸然出兵,恐陷入持久战,对我大宋不利。”

顾鹤微微一笑,拱手道:“富相担忧,在下明白,然在下早已派人深入蒙古与高丽之地,对其地形、兵力皆有了解。

北军亦针对其特点,进行了专门训练,只要出兵迅速,战术得当,必能速战速决。”

赵曦端坐在龙椅之上,思索良久后,缓缓开口:“顾卿,朕且问你,此番出兵,你有几分把握?”

顾鹤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朗声道:“官家,臣有七分把握,北军将士皆怀报国之志,且经过多年操练,战力非凡。

若能得官家支持,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平定蒙古与高丽之患,臣愿就此辞官!”

赵曦听闻此言,便也没再多言:“顾卿既有此决心,朕便允你出兵。

然军令状便不必立了,朕信你定能不负所托,为朕,为大宋,平定边患。”

顾鹤心中一暖,连忙跪地谢恩:“多谢官家信任,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朝堂之上,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见官家已下定决心,且顾鹤态度坚决、信心满满,也不再多言。

一场关于出兵的争论,就此暂告一段落。

顾鹤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返回燕云十六州,着手准备出兵事宜。

针对蒙古和高丽的不同特点,需要制定了不同的战术策略。

对于蒙古诸部,顾鹤决定采用分而击之的战术。

派出多支精锐骑兵小队,深入蒙古草原,根据之前商队收集到的信息,探查各部落的动向和兵力分布。

一旦确认目标,便迅速集结兵力,以雷霆之势发起攻击,力求在短时间内将其击败,避免陷入持久战。

对于高丽,则计划先以水师封锁其海岸线,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再派遣陆军从陆路进攻。

高丽多山地,顾鹤特意挑选了一批熟悉山地作战的士兵,并配备了先进的攻城器械,以确保能够顺利攻克高丽的城池。

在筹备出兵的过程中,顾鹤也并未忽视燕云十六州的建设与发展。

因为只有后方稳定,才能为前线提供坚实的保障。

至于领兵人选,顾廷烨练了许多年骑兵,此番对蒙古的战事便交由他来主持。

高丽的战事则还是交给了种谔,相信他肯定不会让自已失望。

经过数月的准备,由顾鹤一声令下,北军正式发兵,一路由顾廷烨率领,浩浩荡荡地向蒙古草原进发;另一路由种谔统领,向着原先辽国的东京道进攻。

至于水军则是提前开始封锁高丽的海岸线,并寻找机会绕后登陆,去堵高丽的后路。

顾廷烨的骑兵如鬼魅般穿梭在蒙古草原,他们凭借着情报优势,一次次准确地找到蒙古部落的营地。

经常蒙古部落还未反应过来,便已遭受重创。

在他的带领下,北军骑兵势如破竹,接连击败多个蒙古部落,蒙古诸部顿时陷入混乱。

与此同时,种谔这里也进展迅速,在鸭绿江北岸围歼了高丽一部主力,很快便突进了高丽本土。

消息传回大宋朝廷,赵曦龙颜大悦,朝堂上下一片欢腾。

富弼等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也不禁对顾鹤的决策和北军的战斗力刮目相看。

然而,战争并非一帆风顺,蒙古诸部在遭受重创后,逐渐联合起来,推举出一位有威望的首领,试图联合对抗顾廷烨。

这位新首领名为合不勒,他勇猛善战且极具谋略,整合各部落残余兵力后,对顾廷烨的骑兵展开了反击。

合不勒深知北军骑兵机动性强,便利用蒙古草原广阔的地形,设下重重陷阱,引诱北军深入。

顾廷烨起初并未察觉,依旧按照既定战术追击,结果有两路就落入到了陷阱当中,损失惨重。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意识到敌人改变了策略。

顾廷烨当机立断,改变战术,不再盲目追击,而是收缩兵力,稳扎稳打。

最后还是种谔在高丽战场,用领先时代的攻城器械,抢先完成了战事,攻破了高丽国都开京,俘虏高丽王族以下数百人,彻底覆灭了高丽国祚。

种谔在高丽战场的捷报传来,犹如一剂强心针,让顾鹤心中稍定。

他深知,高丽战事的顺利结束,便能腾出更多兵力支援顾廷烨在蒙古草原的战斗。

顾鹤即刻修书一封,命快马加鞭送往种谔处,令其留下部分兵力驻守高丽重要城池,稳定局势,而后率领其余精锐部队,火速驰援顾廷烨。

同时,他又传令给顾廷烨,告知其种谔援军将至,让他务必稳住局面,等待时机反攻。

顾廷烨收到顾鹤的书信后,虽身处困境,却士气大振。

他重新整顿兵马,加固营地,严阵以待。

而合不勒见北军停止追击,转为防守,也不敢贸然进攻,双方陷入了僵持局面。

直到种谔的兵马抵达,蒙古诸部的好日子便算是到头了。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