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走的时候,特意拍了拍周鸿的肩膀,低声说了句“谢了”。周鸿笑了笑,没说话,拿起咖啡杯往外走。阳光穿过巷口的槐树,落在青石板上,刚才的争执像没发生过一样,只有李奶奶在他身后喊:“小伙子,下次来奶奶给你瓶水!”
他骑着电瓶车拐出巷子,心里明白,这一块钱解决的不是账目的对错,而是给了那个年轻人一个台阶,也护住了老奶奶的体面。红尘里的事,往往不是非黑即白,一点善意的迂回,或许比较真更暖人心。
医院门口的等待
傍晚的订单大多送往医院。周鸿提着一份小米粥和小菜,走进市医院的住院部。电梯口挤满了人,他看了眼订单上的病房号——12楼,肿瘤科。
走到病房门口,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虚弱的女声:“请进。”
病房里很安静,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头发掉了不少,却依旧努力笑着。床头柜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画册,画的是大理的风花雪月。
“您的外卖。”周鸿把餐品放在床头柜上。
“谢谢。”女孩撑着坐起来,动作很慢,“麻烦你了,这么晚还让你跑一趟。”
“不麻烦。”周鸿看着她手边的药瓶,轻声问,“需要帮您打开吗?”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女孩笑着说,手指却有些发抖,拧了好几次才打开粥盖。她舀起一勺粥,刚送到嘴边,突然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连眼泪都咳出来了。
周鸿连忙递过纸巾,帮她顺了顺背。等她平复下来,才发现她手里的粥洒了不少,弄湿了被子。女孩看着污渍,眼圈突然红了:“我怎么这么没用……连碗粥都喝不好……”
“没事,我再帮您买一份吧。”周鸿说。
“不用了,”女孩摇摇头,声音带着哽咽,“我爸妈今天没来,他们在老家种地,我不想让他们担心……其实我也吃不下,就是想闻闻小米粥的味道,像我妈做的。”
周鸿没说话,默默收拾好洒了的粥,走到病房外。他在医院门口的便利店买了一份新的小米粥,还加了个茶叶蛋,又想起女孩画册里的风花雪月,顺手在路边买了一小束雏菊。
回到病房时,女孩正对着画册发呆。看到他手里的粥和花,愣住了:“这……”
“店家送的,说多送一份给住院的顾客。”周鸿把花插进空矿泉水瓶里,放在床头,“花是路边摘的,看着好看。”
女孩看着那束雏菊,黄色的花瓣在白色的病房里格外亮眼,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却笑着说:“谢谢你,外卖小哥。好久没人给我送花了。”
周鸿笑了笑:“好好吃饭,等病好了,去洱海边看看,现在的晚霞特别美。”
他走出医院时,天色已经暗了,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确实很美。他骑上电瓶车,外卖箱里还剩几份没送的订单,晚风拂过,带着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也带着一丝雏菊的清香。他知道,自己或许帮不了女孩太多,却希望那碗热粥和一束花,能让她在难熬的夜晚里,多一分对抗病痛的勇气。
深夜的归程
晚上十一点,最后一份订单送到了城郊的一个小区。周鸿骑着电瓶车往回赶,路上的车很少,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打印店时,他看到白天贴招租海报的地方,有几张海报被人撕了,只剩下边角还粘在墙上。
他停下车,从车座下拿出备用的胶水和几张海报,重新贴好。手指触到冰凉的墙面,想起白天在洱海边救起的男孩,巷子里的一块钱争执,病房里的那束雏菊,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回到小院时,已是凌晨。全能阵法依旧在无声运转,菜园里的嫩芽在月光下泛着微光,50个单间的窗户依旧黑着,却仿佛能听到未来租客的脚步声。他走进三楼的房间,脱下湿漉漉又沾满灰尘的外卖服,换上干净的衣服,坐在窗边喝了杯温水。
窗外,月光洒满院子,远处传来几声狗吠,近处是虫鸣和阵法运转的细微嗡鸣。周鸿看着手机上的招租信息,私信箱又多了几十条消息,有人问“房子还在吗”,有人说“明天想去看房”。
他笑了笑,没有回复,关掉了手机。今天的红尘历练,已经足够精彩。那些在奔跑中遇到的人和事,像一颗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让他在这方小院里,感受到了比阵法更温暖的力量——那是人间烟火的温度,是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是平凡生活里藏着的,最动人的光。
明天,他依旧会穿上外卖服,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大理的街巷里,继续他的奔跑。因为他知道,每一份外卖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每一次停靠,都可能遇到一份需要守护的温暖。而这,正是他留在红尘里,最珍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