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卖到了这些地方,毕竟,他们那边对手机,还是非常的喜欢,哪怕是那些旧手机。
相反,大陆的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总有些人,想取代他全球最大代工企业的位置,可惜,他们接不到订单。
对于这个,郑百诚感觉压力并不大。
市场上,排名前十的手机,有8款都是他生产的,也是他的牌子,另外两个,一个是来自南朝的,没有了星星电子,他们仍然造手机出来卖。
他们也是郑百诚最大屏幕采购方,也是电池采购方。
另一个,是来水果公司。
他的压力也不大,当年买下了星星电子,现在已经搬到大陆生产,科研实验室,一个在北美,一个大陆。
他们想买回去,也是不可能了,谁让他们有一个好大佬。
而且这些手机背后的老板都是郑百诚他自己,为了减少关注,他才搞了那么多品牌出来,目的就是混淆视听。
而且品牌多,才能让消费选。
有些时候,郑百诚常常会想起前世的一些事情,其中有一件让他特别难以理解。那就是关于手机价格的问题。他发现,一部手机的价格差异竟然如此之大,差的只要两三千元,而好的则要四五千元,甚至水果顶配版的要一万多元!
穿越到现在,他看到在某些地方,两三千元就能够买到一平方米的房子,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好一点的房子价格也不过四五千元。然而,在一些大城市里,一万元却只能买到一平方米的房子。
更让他感到困惑的是,人们在购买手机时,似乎对价格并不那么在意,说买就买,毫不犹豫。可是,当面对只有几元钱的东西时,他们却会斤斤计较,甚至为了讲价而费尽心思。
这种消费观念的差异,让郑百诚实在无法理解。就是现在,他也没有办法理解。
可能是他们认为,手机这种东西,能让人看到,而房子,谁能看到?谁知道你住的怎么样?
就像八十年代,有人花大价钱买一辆小汽车,可以买很多房子了,为什么买小汽车,肯定是生意需要,用这辆小汽车,可以更好的谈生意,充门面也是有的,这么做,是让更多的人相信有实力。
做生意,一定要有一辆好车。
不过到了郑百诚这个地位,已经不需要了,而且他还是甲方,是采购方,谁会看轻他?
“有钱啦,有钱啦,以后我喝豆浆,喝一碗我倒一碗,我要一边吃饭,还要有人给我跳舞助兴,有钱啦有钱啦,呵呵……”
这些省出来的钱,变成了黄金,进入了郑百诚在银行的仓库里,每多一份黄金,让他的心更快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