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伸出三根手指:
“第三,设置‘情报快速验证’机制。”
“一旦雷达或者其他传感器发现异常目标,不能光等着上报、分析、再上报。”
“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高度可疑的目标,要立刻启用无人机进行临空侦察,或者通过其他快速反应手段进行核实。”
“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在这种超低空突防面前。”
“第四,强化情报分析人员对敌军新型战术战法的动态研究和理解。”
“不能抱着老黄历看人,人家都玩上无人机蜂群了,你还以为人家只会堑壕战呢?”
“要鼓励情报人员大胆预测,小心求证,甚至进行‘红方视角’的换位思考,琢磨对手可能会怎么出其不意地搞我们。”
他深吸一口气,做了个总结性的手势:
“最后,也是前面强调过的。”
“电子战系统必须与情报侦察预警系统实现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协同联动。”
“情报部门拿到耗子,电子战部门就得立刻知道这耗子是公是母,喜欢吃啥,有啥弱点,然后精准投喂‘耗子药’。”
“而不是两眼一抹黑,瞎猫碰死耗子。”
讲台下,秦晓和孟德已经彻底麻了。
这家伙……说的都是啥虎狼之词?
什么叫“拿到耗子就知道公母”?
虽然比喻有点那啥,但道理……好像还真是那么个道理。
他们感觉自己的脑子像是被塞进了一台工业级粉碎机,然后又被重新组装了一遍。
虽然零件还是那些零件,但运行逻辑已经完全不同了。
李建国盯着黑板上苏铭列出的那一条条分析和措施,久久没有说话。
他原本只是想看看苏铭的临场反应和知识储备,没想到这小子直接给他端上来一桌满汉全席。
这些分析,很多点是他这个资深教员在备课时都未曾深入思考到的细节。
尤其是那些预防措施,听起来天马行空。
但仔细琢磨,却又极具前瞻性和可行性。
这小子……
李建国越琢磨,眼神就越亮。
越觉得苏铭这个学生,脑子里装的东西,跟他那吊儿郎当的外表完全不成正比!
这特么哪里是军校学员的水平?
这简直就是个在联合参谋部干了好几年的老油子才能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啊!
“叮铃铃——”
刺耳的下课铃声终于响了起来,拯救了快要窒息的学员们。
秦晓和孟德几乎是同时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像是刚跑完一个五公里武装越野。
苏铭也松了口气。
总算讲完了,口水都快干了。
就在苏铭准备收拾东西,琢磨着中午是去一食堂还是二食堂犒劳一下自己辛勤的脑细胞时。
李建国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苏铭!”
苏铭一个激灵,条件反射地站直:“到!”
李建国指着教室角落里那个巨大的沙盘。
那是一个模拟沿海地形的精致模型。
上面有山川、河流、城镇、港口,甚至还有一些微缩的工事和兵力部署标记。
“你,还有你,”李建国又随手指了几个学员,但目光最终还是落回苏铭身上,
“苏铭,你来组织。带上几个人,给你们十五分钟准备时间,用那个沙盘,给我模拟一次‘两栖登陆战中的海空陆协同作战’。”
“啊?”苏铭眨了眨眼,十五分钟?玩沙盘?还是两栖登陆?
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我刚才还在跟你聊马岛海战的电子对抗呢!
其他被点到的学员也是一脸懵逼。
李建国笑了笑:“怎么?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