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坐在椅子上,心烦的揉着眉心。
“先正常开着,我会关注衙门那边的情况。”
明日衙门组织义诊,若是结果真的很严重,要不了多久,整个县的经济都得瘫痪。
“晴天和小春明日开始留在家里,哪里也别去。”
“至于已经接到的订单……大伙儿辛苦些,这两日尽快将货做出来,做完这一批就先不接了。”
想到现世的口罩,安喜当下拉着蔡嫂子和家中的两个婶子试着捣鼓。
没一会儿,样品便做出来了。
“就按这个样式,你们先做一批出来。”
虽然跟现世的没法比,但总比没有强吧。
实在要出门,戴上也能遮掩一二。
次日天蒙蒙亮,安喜便拉着铁姑一道出门打算听消息。
本以为自己起的够早了。
没想到刚走到半路,就看到有官差挨家挨户的敲门,通知百姓们去衙门附近的广场义诊。
二人径直来到广场。
梁大夫一行大夫,看样子早已等在原地。
周边还有一些官差看守现场。
“梁大夫,这么早?”
安喜来到梁大夫的桌子前,坐下。
梁大夫两只眼睛有些充血,眼底有些乌青,安喜双眼扫视,其他大夫同样如此。
看样子,大伙儿一夜没睡。
梁大夫跟安喜也算熟悉了,加之昨天的事,安喜也是知情人,说话也没那么拘谨。
“事关重大,不止咱们,县令大人也一夜未睡。”梁大夫轻轻一叹,“只求今日义诊的结果,不会太糟糕。”
“好在咱们昨晚紧急商讨了一番,倒是对那位妇人的病症有了初步的应对之法。”
“方才已经遣人将药送去了,若是吃了有好转,咱们也就不怕了。”
梁大夫说到这,神情松懈了两分。
只要找对医治之法,即便是疫症,也能控制的住。
希望药方有效。
闻言,安喜神情也是一松。
古代的大夫医术果然不错。
一旁的铁姑听到梁大夫的话,心里也轻呼了一口气。
要是刘氏吃过药当真有好转,她也好及时通知将军放心。
朔方本就属边关,若是疫症真的爆发,军中也不会太乐观。
“劳烦梁大夫帮我们两人把个脉,不然心里总不踏实。”
安喜说着将手伸了出去。
梁大夫一行人一早出现在这,本就是应了谭大人的吩咐;
借义诊之名,筛查疫症。
见安喜主动,自然不会拒绝。
梁大夫对安喜和铁姑二人仔细地望闻问切了一番后,满意点头。
“二位均身体强健,并无其他症状。”
“保险起见,近期最好不要乱走动,注意勤加换洗。”
安喜听话的应下。
迟疑片刻后,问道:“梁大夫,不知城外,谭带人可有派大夫过去?”
城外服刑的人不少,且卫生环境比不得城内。
若是不仔细检查,真染疫症,衙门怕是不会对他们客气。
梁大夫知道安喜的担忧,安慰道:“放心吧,近段时日,不管城内城外,谭大人都会命令周遭的大夫义诊。”
“只是整个临河县的大夫数量有限,少不得费些功夫。”
安喜得知后放心了。
然后掏出昨晚赶制出的口罩,递给梁大夫。
“梁大夫,这是我琢磨出来的口罩,戴在脸上,也能做些防范。”
“诸位今日起,接触的人必然不少,遮住口鼻,聊胜于无。”
梁大夫看到安喜拿出来的一堆口罩,颇为好奇的看了看。
跟面巾有些类似,但显然比面巾厚实一些,遮挡的效果更好。
“多谢袁姑娘,这东西确实有些巧思,我代表大伙收下了。”
梁大夫笑着谢过。
安喜告辞后,趁着目前城内还算正常,决定先去探望袁家人;
再去庄子上交代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