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满玉给张荣英倒了茶,从茶盘里面掰碎了红糖让张荣英吃,“保霞买的,说女人吃点这玩意好,来,吃。”
张荣英也不客气,伸手掰了一小块放嘴里,纯正的甘蔗糖,甜味在口腔蔓延,让人心情都轻快愉悦了两分。
“文兵上哪干活去了?晚上也不回来吗?”张荣英问道。
秋平的队伍拉起来后,生意越来越好,陈文兵跟秋平一块管着,也忙的不行,经常一出去就是好几天才回来,今天保翠的喜酒,他都没喝到。
林满玉说起儿子,满脸开心,“忙着呢,很多活计干。”
有活干就代表有钱。
说着,林满玉压低声音朝着张荣英靠了靠身子,“昨儿保霞和文兵还在商量,说租房不划算,两口子加把劲,看年底能不能再凑点,我们也在城里买个院子住,不管大小,以后在城里也有个自已的窝了。”
张荣英眼睛一亮,“真的?年底就能买?”
林满玉一脸的骄傲,“嗯,我们在乡下待习惯了,不习惯住楼房,保霞和文兵商量了,就买个小院子,要能跟你阳家巷子似的,有一小块地,那就更好了,我还能种点菜,还能养几只鸡下蛋,这样一家人菜也不用买了。”
张荣英试探道,“我阳家巷子那处房子可不便宜,市场价要开八千多呢,今年我把后面改成了铺子,要现在买,一万都不一定能买到。”
张荣英有点诧异,女儿女婿一下子发大财了?
林满玉笑道,“嗨,哪能买那么大的啊,我们买个小的,之前听保霞说,金枝不是买了个旧小院,只要两千多吗?”
张荣英语气带着打趣,“哟,有出息了,两千多呢,到你嘴里都变成只要了,现在厂里正式工才四五十呢。”
林满玉也不恼,咧开嘴笑的开心,“哈哈哈,得亏了亲家帮衬,要不我们一家子这会还在乡下种地呢,之前那些年啊,我总以为你看不上我们,不想跟我们来往,是我想岔了,我在这里给你赔个不是。”
她一边说,一边提着暖水壶给张荣英添茶,“难怪老一辈说娶个好媳妇三代都受益,我家文兵能娶到保霞啊,走大运了。
保霞性子好,城里姑娘却没有一点城里架子,两口子结婚这么多年了,还没吵过嘴呢,还给我文兵生了两个大胖小子,你都不知道,我们村那些个老太太,都羡慕死我了。”
张荣英赶紧道,“保霞好,你这婆母也好,孩子、家里都帮他们照看的整整齐齐,才能让小两口放心工作,文兵也好,又勤快又能吃苦,日子不愁过不起来。”
这日子越过越好,张荣英是真为闺女高兴。
李保霞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不到五十,每个月房租就要十来块了,还一大家子吃喝,还两个孩子,小元还要读书,小宁每个月也要买一两袋奶粉,算下来,李保霞的那点钱基本就没啥剩了。
陈文兵之前收入不稳定,没跟秋平拉队伍之前,一个月辛辛苦苦赚的,好的时候能往家里拿二三十,天气好接不到活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十几块。
她知道陈文兵和秋平带着一伙人组建了个队伍,也知道他们肯定赚钱,但没想到年底就能买房了。
现在一套院子,怎么也要两千多三千来块,看样子,陈文兵这段时间拿回来的钱不少啊。
心里开心,张荣英骑着自行车往家走,嘴里都哼着小曲。
还没到家呢,就被街道办的黄同志喊住了。
“张婶子,我正准备去你家喊你呢,有你电话,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