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710章 但生死有命无人能逃

第710章 但生死有命无人能逃(1 / 2)

大明俨然成为天下之主,令黄金家族既惧又怒,却无可奈何。

大明朝廷内,一股异样的气氛悄然蔓延。

在应天的相府中,胡惟庸在院中踱步,对大明对外的顺利深感不安。他担忧朱元璋会对他下手,毕竟外患已除,他这类人便失去价值,甚至可能成为皇权的最大威胁。他深知皇帝的猜忌之心,更觉朱元璋行事狠辣,绝非念旧之人。

此时,涂节匆匆进入。

望见胡惟庸,涂节瞬间换作一副焦虑神态。

“相国大人!您怎还有闲情在此漫步?”

胡惟庸闻言,眉头轻皱,望向涂节。

“哦?难道有何变故?”

涂节未及回应,胡惟庸已先一步责备。

“瞧你慌张之态,成什么样子?”

涂节听后,脸上堆笑,向胡惟庸解释:“大人,您未知吗?太子今日提议,罢免了六七位言官及众多散官,总计十余人啊!”

对此,胡惟庸心知肚明,却无意插手。这些人对他无足轻重,且他明白,此乃朱元璋对他的试探。太子虽为主导,但若无皇帝默许,岂敢涉足此事?

胡惟庸冷笑:“无妨,他们无用,既已被罢,寻机复职便是!你慌什么?”

涂节闻言,神色奇异,略作思索后,凑近胡惟庸,轻声提醒。

听完涂节之言,胡惟庸脸色大变,问:“消息确凿?”

涂节苦着脸答:“确凿无疑,此乃下官重金探得的消息!”

胡惟庸叹息,从怀中取出令牌递给涂节,并附耳低语几句。

涂节离去后,胡惟庸冷笑:“陛下无情,臣亦只能无义。花费众多,是时候展现臣的实力了。”

次日,早朝。

朱元璋刚落座,朱标便挺身而出。

“父皇,儿臣闻,昔日宋之衰败,皆因国富而冗官冗政。”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封奏折,呈给朱元璋。

“儿臣深思熟虑,特拟此奏,列出当下冗余衙门及官员人数,恳请父皇裁撤!”

这已是朱标第二次针对官职发难,众官面面相觑,而朱元璋却似浑然不觉。

他打开奏章看了一眼,随后让一旁的太监朗读。

太监读完后,朱元璋问众人:“各位卿家,以为太子所言如何?相关官职,是否应予以撤销?”

此言一出,意在寻求众人赞同。

但今日情形有异,往常的附和并未出现。

胡惟庸率先站出,未及行礼,声音已响起:“陛下、殿下,微臣以为此举欠妥!”

胡惟庸话音未落,身后已有众多官员附和。

“微臣亦觉不妥!”

“微臣附议!”

朱元璋端坐龙椅,眼中闪过一丝寒意,随即恢复平静。

他轻咳一声,对众人说道:“既然这么多人有意见,胡相,你便起草一份奏章,让各部官员联名表决。”

言罢,朱元璋袖手一挥,对朱标说道:“此事,你也再补充一份奏章,详细说明裁撤缘由,以免让人误解你为政轻率。”

朱标应声,恭敬退下。

胡惟庸无奈答应,心中却暗自窃喜。

经过此事,他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正确,只要联合更多官员,朱元璋便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法不责众,即便朱元璋冷酷无情,也不至于将所有官员一网打尽。

然而他不知,朱元璋表面妥协,实则暗中观察。

在朱元璋看来,一切已准备就绪,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将胡惟庸势力瓦解。

至于此举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朱元璋毫不在意,身为开国君主,他自信能够再次选拔贤才填补空缺。

第383章 刘伯温病逝

经历裁撤官员之争后,胡惟庸信心满满。

他相信,只要不犯谋反等大罪,朱元璋便拿他无可奈何。

况且,身边有姻亲李善长及一众官员为党羽,若真有朝一日遭遇不测,他们为求自保,定会出手相助。

到那时,即便失去权势,性命亦能无忧。

此念一生,胡惟庸行事愈发无所顾忌,甚至有些放肆。

时光荏苒,大明朝堂依旧为衙门增减及对外政务而忙碌。

朱元璋正为缺少处置胡惟庸的契机而焦急,刘伯温却突然病重。

此前,刘伯温已多次抱恙,近来更是以病为由未上朝。

御史台等衙门事务,皆交由手下暂理。

朱元璋曾疑刘伯温因对其施政不满而故意不上朝。

刘伯温几次递上辞呈,朱元璋皆留中不发,未曾批复。

一日,朱元璋从朝会归来,满心怒气,太监却匆匆闯入。

“何事慌张?莫非元人复返?”

太监闻言,慌忙跪拜,但仍急道:“陛下,诚意伯府来报,诚意伯病重,恐难熬过今日!”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