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第一课(1 / 2)

而就在李丽质着急忙慌地思考着该先回答哪个问题的时候,上课铃声清脆地打响了。

秦老师将二班的最后一位同学带了进来,待同学入座后,她便拍了拍手,温和地说道:“好了,同学们,安静。”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天幕下,各朝的国子监祭酒们纷纷正襟危坐,神情专注地看向光幕,他们也想瞧瞧,这后世的学堂,究竟是如何开启教化之道的。

现代教室内,同学们都十分乖巧地按照昨天老师所教的课堂礼仪,坐得板板正正。毕竟是第一天上小学,谁都想给老师留下一个“乖孩子”的好印象。

秦老师看着一张张稚嫩又认真的小脸,心中很是欢喜。她戴上小巧的扩音器,声音清晰地传遍教室:“同学们,老师再次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秦,叫秦笙,是咱们二班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听到这里,孩子们立刻十分给面子的齐声喊道:“秦老师好~”

“看来,我们的同学都把昨天的课堂礼仪和纪律记在心里了,老师很高兴。”秦老师的语气里满是鼓励:“既然如此,那老师就不再重复了。那我们就开始上课了,因为咱们班还没有选班长,所以,一会老师喊上课的时候,咱们班的同学们一起喊‘起立’好吗?”

“好~!”孩子们的回应响亮又整齐。

秦老师满意地一笑,提高了声调:“那,上课!”

“起立!”稚嫩的童声汇成一股洪流。

“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

这一幕,看得天幕下的国子监祭酒们心中感受十分微妙。这样的画面与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师生关系大相径庭。

尤其是这位秦老师,她与学生们的关系,并不像他们那般以严师的形象传道受业,她如今的种种行为,反倒像是在与学生们拉近关系。

大唐,国子监。

司业王恭眉头紧锁,忍不住对身旁的孔颖达说道:“祭酒,《礼记·学记》有云:‘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秦老师与学生互礼,言语亲和,岂非……有僭越之嫌?”

孔颖达抚着长须,目光深邃地看着光幕,缓缓点头,却又说出了一句让王恭瞠目结舌的话。

“确有此嫌。但……王司业,后世与我等相隔千年,其邦如此富庶,其民如此强盛,想来其教学之策,定有我等未能窥见的过人之处。我等,怕是不能一概否认啊。”

王恭的眼睛瞬间瞪圆了。

这……这是平日里最重礼法、最为严谨固执的孔祭酒能说出来的话?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了。自天幕降临,见识了后世的种种不可思议,尤其是那日撼天动地的阅兵之后,他们这些老学究心中早已明白,后世的强大,根基便在于其与众不同的教化。

如今能有幸亲眼观摩后世学堂如何上课,自当虚心求教,可不能再抱着古籍固步自封。

于是,王恭深吸一口气,郑重的点了点头,将目光重新投向光幕。

而此刻,教室内的秦老师已经推开了黑板,露出了内嵌的电子屏幕:“那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语文课本,翻开我们的第一课。”

孩子们立刻听话地从书包里拿出崭新的语文书,翻到了第一页。

天幕下,无数人看着那第一课的标题和封面,满心不解。

《我是华夏人》。

这……还需要特地拿出来,放在第一课教给孩子们吗?生于斯,长于斯,可不就是华夏人吗?

秦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同学们,请大家看看,咱们课本上的图案,告诉老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李丽质看着课本上穿着各式各样漂亮衣服的小朋友,还没来得及细看,身旁的瑶瑶就凑过来小声说:“诶,丽质,你看!这个小朋友头上戴的帽子尖尖的诶!还有这个我认识哦!是苗族的衣服!”

瑶瑶正想继续说,却发现全班都安静了下来,而老师正微笑地看着她:“看来瑶瑶同学已经有发现了哦,那可以请瑶瑶同学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被点到名字,瑶瑶“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有些尴尬地小声说道:“秦老师,我……”

秦老师见她紧张,笑得更加温和:“瑶瑶同学不要紧张,大胆地说出来就可以了。”

瑶瑶见老师没有因为她讲悄悄话而生气,顿时安心不少,于是大胆说道:“我……我看到了有好多小朋友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在开心地笑!我知道有一个是苗族的衣服哦!”

“瑶瑶同学说得很对!观察得很仔细,请坐。”秦老师满意的点头。

瑶瑶高兴地坐下,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老师又补了一句:“但是,下次可不能再偷偷说悄悄话了哦。如果有什么话想说,可以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好吗?”

瑶瑶的脸颊顿时有些泛红,小声应道:“知道了,秦老师。”

随后,秦老师又点了几个举手的小朋友。

天幕下的国子监祭酒们立刻发现了关键。这后世的老师,似乎极重与学生的问答互动。他们几乎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关窍——此举是为了牢牢吸引住孩童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问中来。

只是,这般设计的成效究竟如何?他们心中尚有疑虑,只能先默默记下。

这时,秦老师总结道:“正如刚刚同学们所说的,这上面呢,有五十六位我们华夏的小朋友。他们,代表着我们华夏的五十六个民族。”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说: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都是华夏人。”

孩子们立刻跟着念道:“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都是华夏人。”

稚嫩的童声汇聚在一起,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神圣感。

秦老师继续引导:“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你们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这个问题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孩子们立刻兴奋地喊了起来。

“汉族!”

“畲族!老师,我就是畲族哦!”

“老师!我是回族!”

“还有苗族!”

“蒙古族!”

天幕下,那些被提及的各民族的古人们,看着光幕上那些与汉人孩童同处一室、亲密无间、一同上学的后辈,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欣慰。

原来,天幕上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在后世,五十六个民族,当真互为一家。

最新小说: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你让我破案?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八门术:我是阴行泥瓦匠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