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共生联盟的舰队抵达 “维度共生域边缘” 时,跨维度裂隙的景象比影像中更加震撼 —— 那是一道贯穿天地的 “多色维度裂缝”,裂缝中不断涌出 “扭曲的维度能量流”:有的能量流呈现 “三维固态”,却能穿透战舰的金属外壳;有的呈现 “四维液态”,在空间中留下永不消散的轨迹;还有的城现 “五维概率态”,能同时出现在多个位置,让舰队的雷达系统完全失效。更奇特的是,裂隙周围的空间呈现出 “维度叠层” 状态,战舰时而被拉伸成 “四维超体”,时而被压缩成 “二维平面”,若不是终极共生核心释放的六色防护层稳定形态,舰队早已在维度扭曲中解体。
“裂隙中的‘维度规则冲突度’已突破临界值!” 索尼娅的本源溯源仪屏幕上,代表维度稳定性的蓝色曲线彻底归零,红色的 “维度崩塌预警” 疯狂闪烁,“溯源仪检测到裂隙另一端存在‘未知维度文明’的战舰信号,他们的‘维度航行规则’与已知宇宙完全相悖 —— 我们的三维空间对他们而言是‘不稳定的能量陷阱’,他们的四维航行轨迹在我们眼中则是‘空间撕裂源’,若不尽快建立规则共识,双方的无意识接触都可能引发跨维度崩塌!”
舰队前方,裂隙中突然浮现出数十艘 “维界族战舰”—— 这些战舰呈现出 “四维晶体” 形态,舰身有无数道 “可折叠的维度晶面” 构成,晶面反射的光芒能扭曲周围的空间,舰首的 “维度炮” 正对准舰队,炮口凝聚的 “四维能量弹” 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波动。维界族战舰没有发出任何通讯信号,直接向舰队释放出 “维度排斥波”—— 波峰掠过战舰时,莉娜的本源空间架构突然出现 “维度错位”,原本连接舰桥的通道瞬间转移到引擎室;艾力克的时序锚指针开始反向旋转,记录的时间数据全部变成负数;连终极共生核心的防护层都出现了细微的裂纹,核心中储存的维度共生记忆开始紊乱。
“用终极共生核心构建‘维度规则缓冲场’!” 林渊立刻将核心能量提升至峰值,核心中 “维度共生记忆”(曾修复维度失衡的经验)与 “跨宇宙规则适配数据”(界族提供的跨维知识)同步激活,在舰队周围形成一道 “六色维度光罩”。光罩中的符文不断切换形态,将维界族的四维排斥波转化为 “三维可兼容能量”;林渊同时通过全宇宙共生总网,调取 “维度共生域的历史规则记录”,将已知宇宙的 “三维稳定规则” 转化为 “可视化的维度符文”,通过光罩传递到维界族战舰上。
维界族战舰的维度炮能量开始减弱,舰身的晶面闪烁频率逐渐放缓 —— 显然,他们能通过维度符文理解联盟的 “无恶意信号”。片刻后,一艘维界族战舰的晶面展开,投射出一道 “四维意识投影”—— 投影呈现出 “多面体” 形态,每个面都闪烁着不同的符文,索尼娅的本源溯源仪通过 “跨维度规则解析”,终于将投影转化为可理解的意识流:“你们为何阻挡我们的‘维度迁徙’?已知宇宙的三维规则正在撕裂我们的战舰,你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的威胁!”
投影的意识流中带着明显的 “焦虑与警惕”,林渊通过核心传递回应:“我们没有恶意,只是希望避免跨维度规则冲突。你们的四维航行在已知宇宙会引发空间撕裂,我们的三维稳定对你们而言是能量陷阱,这种冲突不是双方的错,而是维度规则的天然差异。我们愿意与你们合作,建立‘跨维度共生缓冲带’,为你们的迁徙提供安全通道,也请你们理解已知宇宙的维度规则限制。”
通过断断续续的意识交流,联盟了解到维界族的困境:他们的 “四维母域” 因 “维度本源失衡”,正在逐渐坍缩为 “零维奇点”,维界族被迫进行跨维度迁徙,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他们曾尝试进入多个平行宇宙,却都因维度规则冲突失败,已知宇宙是他们找到的 “唯一可能兼容的空间”,但缺乏规则缓冲的迁徙已导致半数战舰坠毁,幸存的维界族成员也因维度适应不良出现意识紊乱。
“要化解维度冲突、帮助维界族安全迁徙,必须分四步行动!” 林渊结合维界族的需求与联盟的能力,制定出 “跨维共生计划”:
规则共识阶段:由界族界垣(跨维规则适配)、星环族星枢(逻辑规则梳理)、维界族首领 “维岚”(四维规则解读)组成 “规则共识队”,界垣用意识晶体同步双方的维度感知,星枢用逻辑能量梳理 “可兼容规则点”(如三维的空间稳定性与四维的能量流动性可互补),维岚则解读维界族的 “维度迁徙需求”,共同制定《跨维度规则共识协议》;
缓冲带构建阶段:由莉娜(本源空间架构)、晶体族晶月(维度晶格固定)、低维族维稳(维度锚点支撑)组成 “缓冲带构建队”,莉娜将空间架构折叠为 “四维过渡空间”(内部是四维结构,外部呈现三维形态),晶月用晶格能量构建 “维度晶墙”(分隔双方的规则影响区),维稳用维度锚点固定缓冲带的空间坐标,防止被维度流冲散;
迁徙引导阶段:由艾力克(时序锚定)、物质族石恒(物质能量支撑)、能量族焰流(能量适配)组成 “迁徙引导队”,艾力克用时序锚锁定 “维度迁徙窗口”(规则冲突最小的时间段),石恒用锢能岩在缓冲带中构建 “四维停靠平台”,焰流用活性能量为维界族战舰提供 “维度适配能量”,帮助他们适应三维规则;
本源预警阶段:由林渊(终极共生核心)、索尼娅(本源溯源仪)、生死族生澈(生死能量监测)组成 “本源监测队”,在迁徙过程中同步监测维界族母域的 “维度本源失衡信号”,分析失衡是否会扩散至已知宇宙,为后续可能的跨维修复做准备。
各团队迅速行动。规则共识队率先展开工作:界垣将意识晶体分为两半,一半融入维岚的四维投影,一半连接林渊的意识,让双方能 “直接感知对方的维度世界”—— 林渊首次 “看到” 四维空间的 “无限细节”(同一物体能同时呈现所有角度),维岚也第一次 “理解” 三维空间的 “稳定边界”(物体的位置具有唯一性);星枢通过逻辑梳理,发现双方的核心需求可兼容:维界族需要 “临时的四维停靠空间”,已知宇宙可提供 “维度共生域的闲置区域”,双方只需在缓冲带中建立 “规则转换节点”,即可实现无冲突接触;经过三小时的协商,《跨维度规则共识协议》正式达成,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规则边界与协作方式。
缓冲带构建队在协议达成后立刻行动:莉娜展开本源空间架构,将架构的 “三维基础层” 与 “四维扩展层” 通过 “维度转换节点” 连接,形成一个直径千公里的 “椭圆形缓冲带”—— 缓冲带内侧是维界族熟悉的四维环境,外侧则保持已知宇宙的三维稳定;晶月释放晶格能量,在缓冲带边缘构建出 “透明的维度晶墙”,晶墙上的符文能实时显示双方的规则波动,一旦超过阈值就会自动预警;维稳用维度锚点将缓冲带固定在 “维度共生域的中立区域”,锚点释放的灰色能量线深入空间底层,确保缓冲带不会随维度流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