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田野则在服务器机房部署伦理监测系统。少年编写的算法能实时扫描所有数据流向,一旦发现可疑的记忆修改指令或超额的情绪操控请求,就会触发玉琮形的警报。“系统核心用了祖父的混沌平衡模块,” 他指着监控屏上跳动的符文,“当商业利益与伦理原则冲突时,会自动偏向保护用户 —— 就像古代的法官断案,法理之外还有情理。”
正当技术团队紧锣密鼓推进时,投资方的律师函突然送达。全息文件上的红印章格外刺眼:“若坚持实施新伦理原则,我方将启动撤资程序,并要求赔偿前期投入的 2.3 亿。” 附加的评估报告预测,新原则会让星途脑机的短期利润下降 58%,“资本不相信情怀,只看回报率。”
陆玄却异常平静,他在全员大会上展示了一份特殊的投票结果:300 万用户参与的 “数据尊严” 调查显示,87% 的用户支持数据所有权归己,79% 愿意为伦理合规支付溢价,甚至有 43% 的用户主动提出预付费用支持研发。“这就是新的商业模式,” 他指向屏幕上的用户留言墙,“尊重带来信任,信任创造价值。”
奇迹在一周后发生。当星途脑机公布 “用户数据自治” 计划时,不仅没有用户流失,反而新增注册用户 17 万;原本犹豫的医疗机构纷纷签订合作协议,协和医院的周明远主任第一个签约:“我们需要有伦理底线的技术伙伴。” 更意外的是,一家专注社会责任投资的基金主动注资 1.5 亿,附带条件是 “永远不得修改伦理三原则”。
用户好评率从危机时的 58% 飙升至 92%,后台留言里最常见的话是 “终于敢放心用了”。陆玄在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第一次正式会议上,将这些反馈投影在墙上:“你们看,当技术学会尊重人,市场自然会给正向反馈。” 会议桌中央的玉琮底座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三原则的刻痕里仿佛有水流过,那是被尊重的数据在自由流动。
张教授带来了好消息:基于新伦理原则开发的记忆辅助模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突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真实记忆提取成功率提高了 61%。“我们严格遵循‘不造假’原则,” 老科学家展示患者的感谢视频,张奶奶正在用模块回忆起家人的名字,“技术就该这样,像拐杖而不是替身,是支撑而不是取代。”
李博士则宣布与 749 局合作建立 “神经伦理数据库”,全球研究者可以共享脱敏后的伦理案例,但必须签署更严格的使用协议。“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设计成玉琮形状,” 伦理学家笑着说,“每次调取案例都要拼接一次伦理符号,提醒使用者不忘初心。”
会议结束时,陆玄带着委员会成员参观新落成的 “伦理展厅”。入口处的全息投影循环播放着林念默的影像:“技术发展就像河水奔流,伦理原则是河道,不是堤坝 —— 既能引导方向,又不阻碍流动。” 展厅中央的互动装置里,无数用户的伦理符号组成动态玉琮,每个符号都在闪烁,代表着被尊重的生命微光。
陆苍穹突然指着装置的数据流:“爸你看,这些符号正在自动生成新的伦理准则。” 少年放大其中一条,那是由 127 位残障用户共同创造的 “无障碍伦理条款”,“用户自己在定义规则,这才是真正的共治。” 陆田野立刻将新条款纳入系统,区块链上的玉琮印章瞬间完成验证,绿光在展厅里扩散开来。
夜色中的星途脑机大楼,玉琮形状的 Logo 首次亮起绿光。陆玄站在楼下仰望,想起祖父说过的话:“749 局处理过那么多技术危机,最后发现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 —— 是否把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 手机震动,是王星宇发来的贺信,开源联盟的伙伴们用量子算法生成了祝福符号:“伦理与开源,本就是技术的左右脚。”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玉琮吊坠,月光透过孔洞在掌心投下微小的光斑。远处的城市灯火璀璨,每个亮灯的窗口里,或许都有人在用着尊重生命的技术。陆玄知道,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成立只是开始,真正的伦理建设需要每个技术者的坚守,就像良渚玉琮历经五千年风雨,依然守护着最初的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