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南陈帝业 > 第145章 宽仁济物

第145章 宽仁济物(1 / 2)

光大十一年,十二月。

北方既平,州郡之官,多有造称祥瑞上闻者,又频有朝臣上书请加尊号,改元。

帝以此类之事搅扰民间,更易使后世君王贪好虚名,耗费国帑,令皆罢之,下诏曰:

“自今之后,悉革旧制,其不受祥瑞,不加尊号,一世一元,可为永式。”

自是,陈国一世一元之制,遂立。

是岁,隋王杨坚又迁河西民二千户入西域,陇西民二千户入河西。

杨坚又西巡,至于阗州(今和田),见其民面貌甚类中夏,乃募兵于是土,使人教以夏言,欲由此变夷为夏。

其时,由杨坚经年迁徙之故,敦煌以西,有百姓三十三万,而夏人已至十二万。

隋之西都高昌,本为夏人之国,旧染胡俗,贵人服突厥之衣,用突厥之言。

杨坚既据是土,悉皆革之,又多以中土夏人实之,数岁之间,风化大行,汉服蔽人眼目,汉音相闻于道。

高昌又当丝路北道,商旅云集,杨坚悉心经营,增筑高昌大城以安商旅,以处百姓。

时高昌城中有民三万,富庶冠于西域,关中迁西域之民,思念旧土,呼之为小长安。

是岁,罗马将军查士丁尼为波斯所破,败还,罗马太子提比略革其职,以莫里斯代之,命再攻波斯。

光大十二年(578年),正月。

帝令礼部尚书庾信遣人四出,搜访民间藏书,凡有异本、善本,则令人抄录副本,收于库藏。

又令凡上书一卷得抄录,即赐钱二千文,民间之书,由是多出。

初,梁元帝为西魏困于江陵,焚梁氏旧藏书七万余卷,江南书典尽丧。

天嘉、光大以后,朝廷勘校库藏,书只万卷,后破长安,得周室藏书,增六千卷,又平齐,更增四千卷。

此访书之令既下,数岁之中,朝廷藏书复增二万余卷。

帝因梁氏之失,欲使图书广藏民间,以令文脉不绝,乃命工部造大同馆于建康、洛阳。

使朝廷藏书皆副录数本于其馆中,听天下士人出入抄之。

三月。

归德侯高长恭娶寡居妇人郑氏为妻,养其子正安为己子。

或言妇人郑氏,乐州人氏,乃寻阳公夫人国氏故旧,丈夫早夭,因国氏之故迁于建康。

后国氏出财货,助其商贾,数岁之间,郑氏竟称富于海上,有大舟十余艘,家财数千万。

其事虽多赖寻阳公之名,而郑氏亦为女流中一豪杰也。

高长恭旧在北土多声名,今娶江南富妇人,人或讥之贪财货。

其故旧闻其事,皆异之,或欲劝之,至归德侯府,见郑氏面貌言谈颇类高长恭早夭之旧妃,乃皆不言。

有好事者言传,高长恭早岁所娶王妃郑氏,虽遇灾而死,而灵魂未灭,乃南投,托于他人之体而复生,其人即今之郑夫人。

故而郑夫人音容性情类于郑妃,以致建康一见,与高长恭倾心相印,复续前缘。

时百姓好神异之事,竟传为美谈。

或有朝臣奏其事以弹劾故齐宗室,帝为示宽仁,将奏书皆留中,复赐高长恭绢五百匹,以贺其婚。

朝臣乃不言。

四月。

淑容张丽华生皇次女至瑷,帝见而爱之,封永安郡公主。

六月。

海东经略府奏,已略地至虾夷大岛之南,帝闻之而悦。

令列次封侯国十二,以安置故齐公卿及故齐宗室高延宗、陈湝等有才能者。

大抵所封侯国民户总数不过七千,且公卿与宗室封国相杂,中又稍置县署以区隔,故诸侯国难相串连为乱。

复置福山郡以辖之,其郡治在虾夷岛南(今函馆)。

乐安公高纬未得封国,怏怏不乐,上书请减食户,以封侯国,帝以高纬素无能,故不加猜忌,答书告其缓之而已。

复令海东经略府向北拓地。

最新小说: 让你娶公主,你怎么想株连九族? 侯门庶子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王猛传奇 福晋还年幼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情陷静天 我有无敌舰队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耽美】风过舞流云【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