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访农人问稼穑,饱暖之事,乃知河北人稠,田亩已不足均田,帝忧之,下其事于中书省问策。
又见民间日用柴草甚多,河北少见林木,帝乃令工部差人教谕河北州县,使烧砖之术便传民间。
又广募商民采清都、兖州(今济宁)、梁州(今开封)等处石炭,以稍代柴草。
冀州刺史章华为周罗睺所举荐,治冀州三年,居官清廉,甚有治绩,民间颇称其贤,帝不以其出身农人而轻之,赐绢千匹以劳之。
章华以帝所赐绢募民疏沟渠,得良田数百亩,尽以为冀州之职官田,一亩不入私门,帝闻其事,赞叹久之。
六月。
帝东巡至浮阳郡(今沧州),召幽州都督程文季等将南来见之,颇诫之整饬边防,以备御突厥。
又与诸将东巡盐场,观沧海而还。
七月。
帝自浮阳西巡定州,方出博陵郡境(今安平),有百姓十数人号哭于道,帝异之,亲问其故。
其长者出列言之,博陵郡守甚贪暴,夺民产业,私征税赋,党羽倚仗其势,鱼肉郡民,众人为之破家丧产,投告无门,以故相聚而哭。
帝宽之,差人查察博陵之事,果如其言,帝乃革博陵郡守之职,令人索之入建康,下廷尉卿问罪。
至常山(今石家庄),帝召定州通判,以此事责之。
八月。
帝还于清都,令割天下为江表、山东等十二道,各置巡按御史二人,每岁由御史中丞遣发,寻访州县官吏不法事,并录其治绩可称者上闻。
又令各州刺史、通判,于春秋二季上天子问安疏,其疏除对天子问安之外,须录各地物价、灾异等事以上闻,或他人有不法事,亦可随书奏之。
复令自明岁始,增天下官吏俸禄十分之一。
百官且惧且喜,北地吏治由是渐清。
九月。
还洛阳,复召周罗睺等来见,略定明岁征周机务。
十月。
帝与后妃、从官还于建康。
帝以百业复苏,民间钱币不足,初令直隶百姓纳赋税可用银代绢帛。
时银一两(40克)市价七百余文,帝令百姓纳赋,一两当钱千文。
商贾富民于是争相以银纳赋,银价稍增至一两八百文,然民间尤得利,且白银轻便,远胜铜钱,故民间用银者渐多。
复令在建康及直隶百官,其明岁所增俸禄十分之一,皆用银。
时朝廷每岁采银十万余两,合钱一亿数百万文,故足为此事。
令工部开山东东莱(今莱州)金矿、岭南翁源银矿,以增金银供给。
十一月。
贵妃沈婺华与淑容张丽华皆有孕,帝各加赐,进张丽华位号淑仪。
前时,帝令于直隶郡县官田试种林邑稻,郡县之官颇称其利。
乃令郡守、县令多分稻种于民间,教民以耕种之法。
百姓虽稍嫌林邑稻之滋味劣于旧时之稻,然以其稻早熟多产,且能长于贫瘠山岭,亦多受稻种而种之。
十数岁间,林邑稻种以此流布淮左、江南,百姓颇得其利,虽受水旱之灾,亦不至饥馑,江南以此称富庶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