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民、乡民凡能聚三分之二以上,可即刻罢其里长、乡老。
凡丁男二十以上,完朝廷粮赋者,皆有乡、里选罢之权。
令于徐、定二州,试行此法三年,以观效验。
六月。
(五品)散骑侍郎裴矩至西突厥,见达头可汗,说以共讨漠北事。
时达头在西域,有突厥本部精壮六万余,又有铁勒等从属部族精壮五万余。
达头闻佗钵可汗兵败于陈,实力大损,达头乃以为己于突厥诸可汗中,势力最盛,足可以争雄漠北,代佗钵而为突厥之大可汗。
故裴矩既然来,达头欣然与陈约盟,相约于光大十七年(583年)春夏,共举兵攻佗钵。
事成,则达头为突厥之大可汗,陈与突厥,以大漠为界,并缘边开榷场为贸易。
隋王杨坚既失陇右之地,又在陇原闻陈帝陈伯宗言陈国终将取河西,乃锐意以西域为根本。
是月,颁王命于境内,令,汉人无拘男女,凡在西域生子,生男给绢三匹,谷麦一石,生女给绢二匹,谷麦七斗。
又令,凡父母一人隶汉籍者,其子女皆著汉籍,且必用汉名,州刺史以上,非特例,不用不能为汉言、不能改汉服、不能易汉名之人。
西域汉人由是颇乐生育,番夷之富足者亦多从风化,用汉家之俗。
杨坚以为卫所之制颇省费,复置凉州、楼兰二卫于其国中。
七月。
帝置宗学于建康,定令,自今之后,诸王、诸县公、诸公主、诸县主及其所生子女,凡十岁以上者,悉集建康,入宗学。
其学分为男宗学、女宗学,其所学除儒门经籍之外,更杂以算学、会计、律法、农政等科目,其男宗之学较之女宗,更多骑射、兵法等科。
其宗学之旨,大抵欲使宗室严守法度,粗具经济、管理、统御之才,以便封国海外之后,有益于地方。
陈制,男宗以嫡长子降一等袭爵,无子可继,则由其嫡长女用女宗之爵降一等袭之。
凡宗室女有爵者,子女皆从母姓,若有子,则降二等转袭男宗之爵,若无子,仍以女宗之爵袭之。
陈国宗室嫡长降袭之法,大抵如此二图:
宗学既立,帝乃更定宗室嫡长之外承袭之法,大抵宗室在宗学,男则年至十八,女则年至十六,行大考一次。
其合格者,以其父、母之爵,降一等授爵。
其父、母为县公、县主之男宗室,则转国子寺进学,而后量其才干授给前朝之官。
不合格者,男至二十,女至十八,复行大考。
其合格者,以其父、母之爵,降二等授爵。
不合格者,男至二十二,女至二十,复行大考。
其合格者,以其父、母之爵,降三等授爵,其不合格者,惟给宗人身份。
又令,凡宗室降袭至宗人者,皆可赴乡试,就科举。
此制既立,陈之宗室渐渐志于勤学,诸王、公主、县公、县主受封土于海外者,亦颇能称其职。
而宗室之不肖者,亦多为宗学所黜,不得爵土,难为祸乱。
由是,自周、汉以降,陈之宗室,称为最贤。
八月。
帝以皇长子汉中王陈至泽年十一,令入宗学就学,复命安成王陈顼、弘文王陈叔宝、安丰王陈伯茂等在海外宗室诸王、公主,遣子女就建康为学。
九月。
裴矩过敦煌,杨坚知陈与西突厥约盟,请裴矩携其密奏东还,裴矩从之。
十月。
突厥佗钵可汗遣部众万余骑,自宁夏寇边,(四品)宁夏卫指挥使、智威将军薛世雄与(五品)振远将军来护儿击走之。
帝复发缘边百姓二十五万修缮边墙,其从役者,给粮米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