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南陈帝业 > 第164章 储君与通讯

第164章 储君与通讯(2 / 2)

而眼前这石塔,便是仿造那夏普塔而建。

这东西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杠杆装置,调动顶部那几根木杆摆出不同的形状。

继而通过木杆形状的变化,实现密码字符的输出。

而密码字符又可以通过编码转译,输出成为文字。

如果再配上玻璃望远镜,便可利用数座这样的石塔,在超远距离上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

历史上,这种石塔在法国从1792年一直运营到了1855年。

法国人通过建造五百座这样的塔楼,搭建起了从巴黎到法国四面八方,超过5000公里的通讯网络。

一条简单的讯息,可以借由这套系统,在9分钟内从土伦传递到700公里之外的巴黎。

而即使传递复杂的情报,其用时最多也不过两个小时。

而要维持这套系统的运转,每座石塔,仅需要派驻两名工作人员而已。

这比中原传统的驿站系统便宜了太多,也迅速了太多。

陈伯宗觉得,这就是工业时代之前,最好的通讯系统。

依靠这套系统,足可以让他即使长期居住在建康,也能控制住一个北到贝加尔湖、西到天山、东括日本、南包越南的庞大帝国。

有了这套系统,无论是从敦煌、乌兰巴托、哈尔滨、云南大理还是越南河内发出的消息,都能在一天之内抵达建康。

所以,只要有能够超越时代的眼光,中华帝国的都城,从来不用局限在中原的长安、洛阳。

毕竟,须知道,达成这套通讯系统所需要的前置条件,仅仅不过是望远镜技术和数学编码能力而已。

思索间,陈伯宗登上了那座石塔,亲自操作着望远镜看清并记下了自二十五里(10公里)之外,另外一座石塔所传来的讯息。

接下来,他对照着手中那本,由他的“御用数学家”张丽华编写的密码本,将那些记在纸上的符号一字一字译作了文字。

那条讯息说的是:

“天下太平。”

光大三十八年(604年),三月。

帝令工部自建康至洛阳造通讯塔。

其塔以砖石筑就,高数丈,顶施木杆为号,以传递消息。

自建康至洛阳凡二千里(800公里),每二十五里筑塔一座,共筑通讯塔八十座。

其塔传信极迅捷,一信自洛阳发,二刻(30分钟)以内,即至建康。

其每塔置塔手三人,一人望讯,一人译文,一人候补,每人月给薪俸二千文,凡八十塔,年费不过五百八十万。

自是,南北消息无所分也。

七月。

隋王杨坚薨,帝诏赠谥号曰“文王”。

隋世子杨广继立,令隋国境中,自明年改元大业。

十月。

旧制,中军百人为队,五百人为幢,三千人为军。

帝欲使中军皆配铜炮,乃集在边良将于建康,议改其制。

是月,令中军改制,以五十人为队,三百人为哨,九百人为幢,三千人为军。

以队长秩九品、哨长秩八品、幢校尉秩七品、将军秩五品。

复编便中军诸步军为甲、乙二种。

其甲种军直属炮哨二,配炮48门,辖四幢,员额4200人。

乙种军直属炮哨一,配炮24门,辖三幢,员额3000人。

共编中军步军为甲种军三十,乙种军十一,合计兵额十五万九千人,用炮1704门,费钱八亿五千万。

十二月。

帝以天下太平,欲为封禅泰山事,召诸王、诸公主在藩者,悉还建康。

光大三十九年(605年),二月。

帝以汉王陈至泽、代王陈至淍为封禅帮办大臣,令二人协理户部、礼部、工部三部尚书,筹备封禅泰山事。

最新小说: 魂破九天秦朗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称霸从边疆小卒开始 新后 让你娶公主,你怎么想株连九族? 侯门庶子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王猛传奇 福晋还年幼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