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有福点头,“那我大伯叫啥呀?”
“你大伯叫钱长河,比你爹大了四五岁好像,你大伯娘姓王,你还有个堂哥,小名叫石头,比你哥还要大上三岁。”其他的,周氏就也不知道了。
人海茫茫,当初逃难都是哪儿有活路,就往哪儿跑,跑散了也没法找,周氏其实也没抱希望,也就随口跟钱有福那么一说。
钱有福想到刚刚他奶的样子,却默默是把这事牢牢记在了心里。
“娘,我们回来了。”
“三叔?娘,三叔回来了。哥……”听到钱长鑫声音,钱有福身体比脑子反应快,脑子还没反应过来下达指令,身体就已经冲了出去。
周氏慢一步跟上。
“哥……”钱有福跑到门口,扑上去就要去抱他哥。
钱有德从牛车上跳下来,摆着手一个劲往后退,“阿福别过来,等我先洗洗。”
“怎么了?镇上疹子真这么严重?”
钱长鑫点头,“我去接阿德的时候,阿德他们私塾里已经有好几个染上了。我今天不去接,估计袁夫子也会让人送消息来,让去接。”
钱有德补充,“另外两个私塾里也都有人染上。”这一波确实挺严重的,“听夫子说,县令大人都知道这事了,正想办法呢。娘、奶,你们也离我远点,等我先洗个澡换身衣服再跟你们一起说话。”
“对对对,先洗洗,锅里热水一直备着呢。我跟你娘特意去寻了艾草、臭蒲草回来烧的。你弟他们都洗过了。”
钱有德点头,想到之前夫子请大夫去给他们把脉,夫子说的话,钱有德道“等下奶再给我们弄点大蒜吃吧。”
“大蒜?怎么突然想起吃那个?也不是端午?”他们之前老家,端午有吃大蒜的习俗。
“大夫说,吃大蒜能防疫病。”他们家他奶、他娘她们都是小时候出过疹子的,所以倒不怕,就是他们几个小的,得预防一点。
“竟还有这种说法的吗?”李氏询问的看向家里唯一一个懂些医术的周氏。
周氏摇头,这个她也不知道,“或许吧?既然人家大夫说了,那应该错不了,我去找蒜。”
钱有福在边上趁机提醒,“娘,生的就行。”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生大蒜里有什么蒜素比熟大蒜防病效果好。
就是这个味道嘛……钱有福跟洗完澡的钱有德相对而坐,兄弟俩看着面前的生大蒜都有些生无可恋。
“娘,要不,你给我们拍个蒜泥,再清炒个青菜呗,我们用蒜拌着吃。”干吃蒜什么的,大人或许还能承受,他们小孩子脾胃弱还真受不了。
“成,等着,娘这就给你们做。”
周氏今天特别好说话,只要钱有福兄弟俩愿意吃,叫她怎么折腾都成。不多时,一盘洒了蒜泥鲜嫩欲滴的蒜蓉青菜就端了过来。
钱有福上辈子吃过这个味道,尝了一口,觉得除了大蒜味稍微重了点,其他还行就埋头吃了起来。
钱有德却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吃法,给自己做了好一番心里建设,甚至最后都用上了‘我弟都能吃下去,我肯定也能’这才皱着眉头,把沾了蒜泥的菜叶子放进嘴里。
“怎么样?阿德能吃的惯这味道吗?要不要娘再少放点蒜?阿福呢?”
钱有福:“我觉得味道还好。”他能吃得下去,不过他还小,因此并不敢多吃,吃了自己估摸着差不多的量就停下了。
相对而言,钱有德就吃的有点痛苦,不过他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读了几年书,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他还是懂得。因此哪怕知道生大蒜味道不好,钱有德还是皱着眉头硬逼着自己吃了几筷子,也没跟周氏提要改味道的话。
周氏见了,自然也就没改。接下来几天一直都是这个配方,这个味道。家里人渐渐的也都习惯了每天餐桌上有这么一道菜。
甚至钱存贵、钱长林、钱长鑫父子三个吃了几次之后,还爱上了这个味道。
一家人也没觉得如何,直到周桂香听刘大说了镇上的情况,急急找过来。“镇上几家私塾的孩子,说是好些都出了疹子,现在县令大人等闲已经不允许家里有出疹子的人出门了,镇上其他孩子也都约束了起来,瞧着这事像是还挺严重的,阿德跟阿福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