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从秦夫子那出来。对了,咱们府学要跟隔壁府学办一场比试,你知道吗?”
“比试?什么比试?什么时候?我刚回来,还不清楚呢。”
周元:“就三天后,你现在回来正好能赶上,走走走去报个名。”说着,周元不容钱有福拒绝,直接拉着人就往报名处去。
钱有福:“……都比什么啊?”
“还能比啥?就那些呗,诗文、经义、策论还有骑射、乐器、刑律、算学什么的。放心吧,都是你擅长的。”
“?之前可能是,现在可不好说。”他年前
年后去了两趟京城,虽然他已经尽力补救,课业上相比之前每天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的时候,肯定还是落下了不少。“你别对我报太大期望。”
“不能吧?”周元有点不太信,在他的印象里,钱有福可是去哪儿从来学习上都没落下过。
然而事实证明,还是钱有福他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更准确一点。
几场比下来,钱有福除了算学这种几十年下来已经深入骨髓的东西,其他诸如诗文、经义、策论这些虽然成绩还是靠前,但相比之前明显有些退步。不对,说退步也不准确,更准确的应该说不如其他人进步更快。
“接下来,真的得好好学习了。”
周元、小胖、阿继几个看着各自在这场比试中得到的成绩,跟着点头。只是,“我跟阿继下个月要成亲,恐怕认真学不了多长时间。”
虽说家里爹娘已经替他们把能分担的都分担了,可是该他们做的事情还是有不少。
“没事,忙完了继续认真学就是了。距离下一次乡试会试还有两年多呢,还有时间。”
“阿福,回头我们能跟你一起吗?”就像小时候一样,小胖总觉得他们一起学习的时候,效率高一点。
“行啊,我都可以”反正对他来说在哪学都是学,可是“你跟阿继不用去上课吗?”
他跟周元已经中了举,现在府学这边已经没课了,平时一般都是自学,只需要有问题过来找师父解答就可以了,小胖跟阿继却不同,他们俩是秀才,府学这边还有不少课程等着他们呢。
“这……”
“我们可以上完课过来。”就是他们四个人,都去阿福那的话会不会不太方便?
“这个倒无妨,我家前院还有两间倒座房空着,我可以让人把前院那两间倒座房收拾出来,我们在那里学。正好到时候张霖哥估计也会过去。”还有他哥。
“那我们就厚颜叨扰了?”
事情说定,几人各回各家。
钱有福回去之后,把小胖他们要过来学习的事情跟家里人说了一下,果不其然,家里人都很支持,这才回房去给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微调,然后继续完成上次去黄夫子那领回来的作业。
作业是之前回京,黄夫子托人从京城几大书院弄来的题,这些题相比府学这边难度要大上几分。
钱有福做起来有几分吃力。尤其实务策,考察的东西,考察的角度都特别细。需要学生对朝堂上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对为官所需要知道的政治、经济、农业、军事、刑律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见解看法。
即便钱有福两世为人,很多地方其实也是一知半解,讲讲表面的东西还行,涉及到更深层的东西就不行了。
就比如,黄夫子这次给他的这份卷子上的一道讨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孰轻孰重更好的题:唐周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注1)
钱有福写起来就明显感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太过浮于表面。尝试了三种写法写的都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