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南麓的冻土在正午时分泛起极淡的暖意,陆惊鸿踩着冰棱覆盖的玄武岩台阶,杨公盘的铜镜突然发出蜂鸣 —— 镜面映出的古祭坛轮廓,竟与他怀中河洛天机图残片的边缘严丝合缝。祭坛由三十九块黑云母岩组成,每块岩石上的契丹文都在阳光下流转,像无数条细小的金龙,顺着岩缝汇入中央的凹槽。
“这是辽代耶律阿保机时期的‘镇龙坛’。” 赫连铁树的萨满鼓在祭坛边缘敲出三长两短的节奏,鼓面契丹文与岩纹产生共振,在凹槽中浮现出幅立体星图,“满族《乌春》唱词里说,‘坛成之日,九派共祭,以天机图为钥,可锁长白山血咒’。” 他指着星图中最亮的那颗星,其位置正对应着当前北斗七星的 “天枢” 位,“看这星轨偏移量,与徐墨农札记里记的‘九派会盟’时间完全吻合。”
格桑梅朵的金刚杵在祭坛中央转出金色光环,光环触及黑云母岩的瞬间,岩石突然渗出朱砂般的液体,在地面拼出九种不同的宗教符号:宁玛派的金刚杵、格鲁派的法轮、苯教的雍仲符号…… 最后一个符号是朵绽放的莲花,恰好落在河洛残片下方:“是‘九派印记’!” 她展开的《宁玛派源流》经卷上,记载着吐蕃时期 “九派共护昆仑龙脉” 的往事,“公元 841 年朗达玛灭佛前,正是这九派联手,将失控的地脉能量封入长白山 —— 当时的盟主,就是持有完整天机图的莲花生大士。”
南宫镜的青铜剑突然出鞘,剑气在九种符号间游走,将其串联成环。“关中南宫氏的《纵横术》记载,‘九派如九指,分则力散,合则成拳’。” 他剑指西方的苯教符号,那里的雍仲纹正与南宫氏剑穗的北斗坠子产生共鸣,“1937 年日军想炸开长白山寻找金矿时,就是苯教黑巫师与我先祖联手,用‘四业诛杀阵’挡住了炸药 —— 看来所谓的教派纷争,不过是后人忘了‘守脉’才是根本。”
齐海生突然将郑和航海图铁卷铺在凹槽处,卷轴展开的瞬间,星图与海图重叠,在祭坛边缘投射出九道光束,分别指向长白山的九个方向:“胶东齐家 1983 年在松花江打捞时,发现过艘清代沉船,货舱里的《九派方位记》说,‘每派各守一脉,脉脉相连成网’。” 他指着光束最亮的西北方,那里的光晕中浮现出座冰洞,“看,那是宁玛派的‘伏藏洞’,里面应该藏着另一块天机图残片。”
沐云裳的滇金丝猴顺着光束方向窜上悬崖,猴子带回的冰洞里,果然藏着个鎏金铜盒。盒内除了半张天机图残片,还有片用蜡封存的勐库大叶茶,茶叶遇空气瞬间舒展,在祭坛上摆出九瓣莲花形:“滇西沐王府的《茶经》记载,‘九派会盟时,以茶为信,茶开则盟成’。” 她指着花瓣与符号的对应关系,“宁玛派对应莲心,格鲁派对应东瓣,苯教对应西瓣…… 唯独缺了萨迦派的印记 —— 看来南宫家说的‘萨迦派失踪’是真的。”
祭坛突然剧烈震颤,中央凹槽的朱砂液体开始沸腾,九道光束中有八道突然变暗,唯有指向伏藏洞的光束依旧明亮。陆惊鸿发现,那道光束的尽头,有个模糊的黑影正顺着冰崖攀爬,轮廓与之前在天池见到的穷奇极为相似:“是苯教黑巫师操控的‘血咒傀儡’!” 他将杨公盘按在凹槽处,铜镜射出的金光暂时稳住了沸腾的液体,“徐墨农说过,‘九派归宗最忌心不齐,一旦有派缺位,就会引来邪祟趁虚而入’。”
汉斯的低温扫描仪显示,黑影周围的地脉能量呈现出无序的 “布朗运动”,与之前监测到的 “熵增” 特征完全一致:“是‘混沌之气’!” 他调出罗斯柴尔家族的 “地脉异常档案”,1887 年印度大吉岭茶区发生的 “茶树枯死事件”,能量图谱与此刻如出一辙,“当时也是因为萨迦派与格鲁派爆发冲突,导致喜马拉雅地脉熵增 —— 看来九派失衡,必然引发地脉混沌。”
陈惊蛰突然将降头钉插进萨迦派缺失的符号位,钉身蛇纹在朱砂液中亮起,竟慢慢演化出个近似萨迦派 “道果法” 的符号:“祖父的笔记里说,南洋陈家的降头术源自萨迦派‘幻身成就法’。” 他咬破指尖将血滴在钉上,“当年玛尔巴译师传法时,曾将部分密法传给下南洋的汉人 —— 这钉里的萨迦血脉,或许能暂代其位。”
奇迹般的,降头钉演化的符号突然稳定,第八道光束重新亮起。唯有正北方的光束依旧黯淡,那里对应的是 “毗卢派” 符号,也就是胶东齐家传承的航海密宗。齐海生突然一拍大腿,从怀中掏出个铜制六分仪,这是他祖父在西沙打捞的明代遗物,镜面上的毗卢遮那佛浮雕在光束下发出柔光:“是毗卢派的‘航海镜’!” 他将六分仪放在符号位,最后一道光束终于亮起,九道金光在祭坛上空汇成个完整的九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