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部义军大有动作之时,秦义军于十一月中旬,顺利攻破了靖边堡。
当杜文焕率军折返延绥东路后,秦义军便没有急迫的继续西进,而是就地休整了五天。
秦义军各部接连在边镇攻城拔寨,屡破官军营垒,已属于疲惫之师。
如今正是寒冬之时,天地完全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寒风刺骨,行军都极为艰难,何况还要攻城。
这也就是秦义军,若换做其他义军,哪能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连续作战?
哪怕是王嘉胤部,也绝对不可能做到这般的地步。
因为秦义军的五军及各部,是按照精锐之师的标准严格训练而成,除女营、少年营、工匠营及新兵营外,其余都是真正的战兵。
五军各部可替作战攻城,也让五军各部有轮换休整的余地,所以才能在严寒中保持战力,接连进攻一路上的边堡边墩。
再就是物资保障,秦义军本就有五万多石粮草从府谷带出,加之沿途攻城拔寨缴获了四万多石粮草,及大量牛羊牲畜,足以支撑今年所需。
而布料棉花及棉衣等御寒物资,秦义军本就有大量的储备,加之缴获明军边镇库藏,更是充盈。
伤兵、女营、少年营、工匠营等体弱之人,能够配备两件棉衣,御寒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再强的士兵,也是血肉之躯,连番作战之下,终究是有疲惫之时。
所以,嬴庆得知杜文焕部动作后,立即明白杨鹤手上的兵力,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威胁,便下令让大军在靖边堡一带休整。
与此同时,嬴庆派出大量的夜不收向西探查,摸清前路的敌情与地形等。
在夜不收带回前路状况的信息后,嬴庆召集诸将议事,决定下一步的动向。
待人员到齐,嬴庆开口说道:“根据夜不收的消息,宁塞、柳树涧、新边营三堡被神一元攻破,钱粮物资尽数掠走,我们是继续向西,还是转道向南,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帐中诸将低声议论片刻,陈达起身抱拳道:“大帅,我以为向南折返黄龙山较为合适,黄龙山我们较为熟悉,出山借粮也比较方便,还有商人弥补我们的后勤,以我们的物资,足以换得来年开春所需的粮草!”
黎熵起身拱手:“大帅,如今新兵营中的士兵,已有一万六千余人,需要寻地安稳训练一段时间,让新兵尽快完成训练,补充各军兵额编制与战损,所以,我也建议转道向南,回到黄龙山!”
坐在嬴庆身边的、管着伤兵营的江瑶,也开口说道:“大军接连作战,伤兵营的重伤员也有两千多人,他们需要静养与安置!”
虽说重伤员有板车或运粮车承载,但颠簸行军与天寒地冻的环境,终究不利恢复。
接着,种光道、章腾、梁瑞等人也发表意见,都认为转道向南回黄龙山合适。
嬴庆没有直接表态,环视一圈后问道:“大家可还有不同的意见?”
军师宋献策出列拱手:“大帅,我以为当继续西进!”
嬴庆听到不同的意见,连忙开口询问:“宋军师,你说说看!”
宋献策连忙讲述自己的理由:“大帅,我们索性是要练兵的,不如继续西进,一路打到宁夏前卫去,途中多募士兵降卒,然后在宁夏前卫练兵,其有黄河为屏障,易守难攻!”
他略微思量,继续开口:“宁夏前卫,有充足的铁料,可助我们大量打造兵器铠甲,修缮军械,在打过去的途中,还能收拢更多的工匠,大帅非常看重的火器,亦可借机打造出一批来!”
略微停顿,他继续说道:“另外,宁夏前卫之地,西套平原所在,在开春后可以放牧,给战马养膘,且与后套来往也较为容易,换取战马、牛羊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