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嘉胤撤离河曲的四月份,秦义军也在准备撤离宁夏的事情。
秦义军是去年十二月底进入宁夏镇的,当时缴获了十九万多石粮草。
原本只够支撑三个月,但在三月底时,秦义军对黄河北岸的、宁夏中卫的卫城、镇虏堡、石窑寺堡等边堡边墩发起了进攻,得到了一些缴获。
又从草原人手中换取了大量的牛羊,这才稍微缓解了粮草危机。
不过,粮草也最多只能到四月下旬左右,因此秦义军必须在四月下旬前撤离宁夏,否则将陷入断粮之危。
经过嬴庆与各部首领商议后,决定四月上旬开始撤离宁夏,将伤残将士带回黄龙山的同时,沿途一并展开借粮行动。
从宁夏镇撤离的第一道难关,便是黄河。
仅宁夏地区的黄河段,明军在河对岸布置了三万多兵分关把守,还在沿岸准备了大量火船与巡哨船,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秦义军渡河。
而面对这种情况,秦义军自然不会选择正面强渡,大自然的力量还是要敬畏的。
当下虽然是四月,但黄河水依旧冰冷,偶尔还能看到浮冰,一旦落水也是九死一生局面。
因此,嬴庆派遣骑营万余骑和夜不收营两个游将队伍,从宁夏镇最北面的镇北关而出,绕道至后套地区渡河。
然后迂回绕道至都思图河,伏马强渡该河,对沿河设防的明军展开袭扰进攻,使得明军躲在堡内或营寨不敢出。
如此,秦义军火器营,便可从都思图河与黄河交汇处渡河,抵达黄河对岸。
紧接着,火器营与骑营、夜不收营队伍会合一处,对明军沿河防线发起进攻。
在火器营的三百多门火炮之下,再坚固的堡寨,也难以坚守。
再加上秦义军先前连破延绥、宁夏边堡的威名,明军一看到秦义军的旗号,就纷纷撤逃,防线迅速崩溃。
骑营、火器营、夜不收营三部合力推进,仅五天时间,便打到了横城堡、红山堡、夏家堡。
三堡的明军几乎没有做什么抵抗,便弃堡而逃。
将三堡明军驱离后,秦义军迅速在横城堡段黄河搭建浮桥,然后主力渡河。
前军渡过黄河后,骑营和夜不收营沿黄河继续向西,攻克灵州堡,控制了六七十里的黄河段,确保了秦义军大部渡河的安全。
得知秦义军将离开宁夏镇,黄河以北的宁夏镇百姓,自发前来送行,几乎人人眼中含泪。
秦义军在的三个月,不仅对百姓秋毫无犯,还施粥赈济,修缮房屋,帮助春耕等等。
无论是当地的汉民,还是当地的回回人,亦或是生活在此蒙古人,无不受过秦义军的帮助。
百姓们看着越来越多的秦义军将士列队南渡,眼中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有人跪地叩首,请求秦义军留下。
虽然秦义军焚毁所有的田亩册、鱼鳞册,但他们知道,再也难遇如此仁义之师。
秦义军这一走,他们很可能将再次陷入苛捐杂税、军户豪强欺凌的境地。
尽管秦义军早已告知会有回来的一天,但谁也不知道秦义军何时重返,也许……也许再也不会再回来了。
战争的残酷,他们这些边民早已刻骨铭心!
如今四月,黄河以北的宁夏镇田地,已然冒出新绿。
水车在黄河水的力量推动之下,不断将黄河水引入沟渠,然后流入田间地头。
在连年灾荒的背景下,田地间冒出的嫩芽,那是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