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义军每控制一条街道,立即以总旗为单位,对房屋院落进行清,扫逐一排查藏匿反抗人员。
嬴庆下达命令,凡有抵抗者格杀勿论,余者驱赶至城外看押。
巷战持续两个多时辰,最后以凤翔知府在府衙自缢而死告终。
这一战,秦义军虽然歼敌五千余人,俘虏八千余,但己方也阵亡六百多人,重伤近千人,轻伤者三千有余。
而且,反抗的人员可不单单只有明军,城中地主士绅、富户豪强也将家丁护卫全部交由守将统领,并纷纷拿出钱粮,让知府招募城中青壮守城。
嬴庆算是认识到了秦地民风之彪悍,也见识到了军民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
若是大明所有城池都能如此,起义军根本难以成事。
即便是辽东女真人入关劫掠,也绝对要付出惨重代价。
这还不是凤翔府全部军民反抗,只是地主士绅、富户豪强主导下的反抗,否则秦义军的伤亡会更加恐怖。
如江阴八十一日,军民在阎应元等人的带领下,死守孤城,让清军二十四万精锐数月不得寸进。
还让清军战死三王一十八将,合计损兵七万五千余人,其惨烈程度震动天下。
当然,江阴最后城破,全城被屠,但无一人投降。
可惜的是,明末历史上,军民共抗清军的城池寥寥无几,反而更多的是献城而降。
否则的话,就辽东女真那点人口基数,全部压上都不够死的,更遑论入主中原了。
究其根源,非军民不想反抗,实在官府失德在先,地主士绅兼并过度在后,以致民心大失,军心不稳。
拿下凤翔府后,嬴庆下令安民,开仓放粮以赈饥民难民,同时严惩地主劣绅、富户豪强等人。
嬴庆发现,凤翔府之内抓获的地主士绅、富户豪强,很多都是来自凤翔府其他州县。
询问之后才得知,秦义军进入凤翔府境内之后的动作,让这些人感受到了巨大威胁。
所以,纷纷响应知府的号召,带着家眷、仆从、财物等,进入府城合力共抗秦义军的进犯。
不过,他们不敢用强来招募青壮,担心激起城内百姓的反抗,谁也无法保证城内没有闹反之人躲藏。
这要是有反贼在城内振臂一呼,反倒让凤翔内部先乱。
如此,凤翔知府等人只能以钱粮诱惑,许以重赏,以利驱之。
秦义军拿下凤翔府城后,嬴庆将前、后、左、右四军以及火器营和骑营分散出去,前往凤翔府的其他州县借粮。
嬴庆自己则在后方处理凤翔府城的后续事宜,如安抚百姓,放粮赈济,招募新兵等事,以及公审贪官污吏、地主劣绅、豪强恶霸等人。
三日后,嬴庆率中军保护粮草辎重队伍离开凤翔府,向郿县进发。
后军游将白汝学,是郿县人,其家族所在之地,乡邻皆尚武,可以招募到不少好兵士。
所以,后军借粮的方向,便是郿县。
各军在分散借粮之时,也说好在郿县汇合,届时再返回黄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