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雷瓜籽粒和柠檬籽粒种下。
又将那株死区发现的子弹柠檬移栽到养殖水塘边上。
子弹柠檬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脱土半天对它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在接触到鱼塘的水流后,刘笔可以明显看到它的根部逐渐膨胀,而如向日葵一样的花冠也在昂首挺立。
收拾了日常事务,剩下来的时间,就能够拿来研究造纸了。
从前刘笔在乡下和老爷子一起干过这事,对于造出土制的纸张,多少有些经验。
当然,要更进一步,自然需要人类残存的技术支持。
刘笔想了想,说道:“苏姚,你去打电话问问藏品店老板,有没有记录了造纸技术的老书。”
“好。”苏姚回答,“但时间太少,今天肯定是找不到了。”
刘笔说道:“这倒是无所谓,不过你电话要打到九区所有的藏品店去,特别是地下城一层和二层的藏品店,就说是荒野饭店有需要。”
“……”
就算拿到书了就能够手搓出来吗?设备呢?
苏姚没太明白这样做的目的,但仍然去照做了。
但刘笔知道,罗川他们也不是万能的。
足够聪明的新合作者,一定能够从中放出来的消息里嗅到一些机会。
造纸的第一步是采料,需要选取适宜的植物纤维原料。
以前的世界里有用竹子、麻或者桉木。
现在刘笔打算用现成的姜树纤维和子弹柠檬的木质外皮。
将原料浸泡于清水中,浸泡两天,以软化纤维并溶出可溶性杂质。
加入石灰和草木灰等碱性物质,与原料一同蒸煮数小时。
这一动作是为了除去木质素、果胶等非纤维物质,使纤维分离。
将蒸煮后的浆料反复清洗,去除残留的石灰、杂质和色素,来使纸浆变得洁净。
洗净的浆料要堆放发酵一段时间,以便让纤维进一步软化。
古法是用石臼或木杵反复舂捣纸浆,使纤维充分分散并形成均匀细腻的浆液。
刘笔图方便,就拉出工程用的冲击锤反复捶打,让效率上升一个档次。。
在通风处氧化,纸浆会开始神奇地变白。
刘笔倒上一杯冰镇的雪茶,加一点柠檬汁,加一点苹果糖浆,喝起来居然有冰红茶味道。
茶毕,刘笔将纸浆倒入水槽中,加水稀释并搅拌均匀,帮助纤维分散和成型。
又找到一个塑料滤网,从浆槽中舀取纸浆,晃动使纤维均匀沉积。
沉积定型的东西叫湿纸页,这东西像毛毡一般,堆积在滤网底部。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环节。
刘笔不是什么熟练工,只是凭借着对于动作极为精准的控制力,才做到了当年老爷子的七八分手法。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压榨脱水。
将湿纸叠放,用重物或机械压榨,去除多余水分,使纸张初步成型。
这一步完成了,就可以将湿纸一张张揭开悬挂于通风处阴干,形成干纸。
“这些纸要拿来做什么呢?”苏姚问道。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先做个小本子,或者纪念册啥的。”刘笔回答。
当然,刘笔本来想说做擦屁股纸,只是看见那粗糙的木质纤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个世界的塑料纸虽然细腻,但是擦起来滑溜溜的,缺乏一点适当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