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你个老东西,连你现在都骂我。我还活不活了,哎呦,我做的是啥孽啊,一个个的,都恨不得我去死啊。”高氏大声地拍着炕席哭嚎了起来。
子汐和子泊一见,飞快地下了地,两人拉着小手溜出了东屋。
“哼,我和你说不出理表来。明天让老大去请个假,别以为我们老王家是光拿钱不干活的。咱丢不起这个人。”老爷子恨恨地跺了跺脚,一挑帘子,出了门。
高氏这才抹了一把脸,眼睛恨恨地瞪着还在动的门帘。
外屋正忙着的三个人,都听到了里屋的动静。
仲秋冲着半夏一咧嘴,半夏却是瞪了她一眼。
于氏却是没当回来,笑着低声道:“我说三丫头,你这事做的忒地道呢,咱们可是一年也见不得几回荤呢,这回可是借了你的光了。”
于氏把剩下的菜都倒进了大锅里,又往里加了一小棵白菘,外加几个土豆。再加了一瓢水,让仲秋把火烧得旺些。
“二婶儿,我奶正生气呢,你可别再气她了,小心一会儿咱们什么都吃不到。”仲秋看着于氏那一副馋得的像是八辈子没吃过好东西的样子,心里是万分的鄙视。
“好了,你对,你对还不行。”于氏看着已经开了的锅,对仲秋道,“把火收了吧,菜快好了。”
半夏懒得看于氏的样子,起身道:“我去叫四儿和小五进来吃饭。”说着,一挑帘子,飞快地走了出去。
仲秋看看锅,确实好了。这才把火停了。于氏拿过一个大菜盆,这样的盆都是浅一些的,专门用来装菜的。
把锅里的菜都盛进盆里,于氏端着就往屋里走:“三丫头,你去拿碗和筷子,一会儿二婶儿来端饭。”
等到于氏和仲秋把饭菜都摆到桌子上,半夏也把两个小东西找了回来。
洗了手,几个孩子都上了炕,于氏半个屁股搭在炕沿上。都瞪着眼睛看着高氏动筷子。
高氏刚才出了口气,老爷子也软了下来。虽然看着仲秋还是一肚子的气,但对仲秋的法子她都想好了,也不想再惹老爷子生气。
把饭分了分,每个人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给盛了一碗。于氏一见高氏动了筷子,赶紧拿起筷子。飞快地在大烩菜里夹了几块她早就盯上的肉块塞进嘴里。
仲秋看得一阵的恶寒,这样的口水菜于氏还吃的这么疯狂,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很久没吃过这样的菜了。
仲秋自己不吃,却不等于她阻止半夏和子汐不吃。
今天子泊带子汐出去,回来听子汐告诉她。子泊把仲秋给他们的香肠片和水晶冻都分了,并没有一个人独吞。
仲秋很高兴,平时见子泊也是个很滑溜的孩子,还以为他是随了于氏呢。没想到今天一试,竟然还知道照顾小的。
看看桌子上的情形,于氏自顾自地吃自己的。丝毫看不到高氏飞过来的眼刀。
王秋月的手也没停下来过,只是比起于氏来,她倒是斯文多了。
子泊虽然小,可是手里的小勺子也是动的飞快。甚至还把一勺子菜丢进了子汐的碗里。
最吃亏的就是半夏和子汐两个,半夏是想吃,可是高氏那眼神也是看怕了的。
仲秋可不这么想,反正她也是得罪过高氏了。再怎么孝顺也不会在她心里留下什么好印象。索性她也不装,拿起勺子,一勺一勺地往子汐和半夏的碗里填菜和汤。
这烩菜虽然不卫生,可是,这汤却是最有吃头的。不但味道比菜好,而且,营养什么的,都在汤里。
半夏连连使眼色给仲秋,可仲秋就像是没看到一样。该干嘛干嘛,半夏没办法,只得匆匆地把分到的饭吞了下去,忙着下了地。
子汐却是一口一口地吃得欢,看着仲秋一直就笑眯眯的。
仲秋也不愁饿着自己,一边吃着干饭就咸菜,一边照顾着子汐。
高氏一直忍着,想找仲秋的茬儿,只可惜,仲秋很是嫌弃这种烩菜,根本就不肯动一口。她想找也没有地方找,最后也是气得只吃了半碗,就放下了筷子。
王秋月和于氏拼得不相上下,盆里的肉,多数都进了她和于氏的肚子里。
一家人终于在这种疯狂的抢食下,吃过了晚饭。
高氏就把王兴文叫进来,让他明天一早去王掌柜家里请假一天,回来包豆包。另外告诉子沧,不必回来了,直接做到腊月二十三一起带着工钱回来即可。
王兴文看了一眼小闺女,点了点头。
都收拾好了,王兴文才抱着有些犯困的儿子和两个闺女回到了自己的东厢房。
吃饱喝足,天气也不早了。一家子上炕睡觉,明天还要包豆包呢,那可是个墨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