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完成小胖子终于活了过来,扯着仲秋道:“小妹妹,你还会做什么好吃的,再说一个给我呗。”
仲秋笑了笑,看了一眼武子聪:“后天吧,后天我再送你一样好吃的。不过,就是不知道你会不会喜欢。”
“那好,我就后天这里等。”武子仲拍着小胸脯,“你可别忘了啊。”
仲秋点头:“不会的。”
子滨在一边都有些看傻了,这还是自己的妹妹吗?这也太厉害了吧,一下子就赚了一百两银子,那可不是假的呀。
“好了,我们还要去买东西,先走了。”仲秋向武子聪点了点头,又冲着王掌柜的道,“王叔叔,明天你的货会一起送到。我们之间还是照旧。”
“好,好说。我就等着姑娘你送货来了,今天是正月十三,既然你们来了,也算是给我拜年了。这一点小礼物,算是我给你们孩子们的,拿着。”王掌柜的站起身,从后面拿过了一提礼盒。“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都是一些吃食,拿回去和弟弟一起吃吧。”
仲秋想了想,大方地收了下来。王掌柜对她来说,算是有些恩意在的,彼此间合作的也非常的好,仲秋自然想到了马上要做出来的血肠,到时候也给王掌柜的送上些。算是彼此间的礼上往来吧。
武子聪一直在一边静静地坐着,从仲秋的身上,他没有发现一丝一毫农村里人见到外人的那种小家子气和一丝的畏缩,不禁对仲秋的态度有些好奇。
仲秋把提盒交给了子滨,拉着子汐的手出了王掌柜的店,转向了调料和杂货铺子。
既然猪不成问题,那她就得赶紧的把别的辅料买全了,不然的话,怎么整?
子滨一直默默跟在仲秋的身边,仲秋买什么,他拿什么。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子滨的手里就已经提不下了。
“小妹,还要买多少?”子滨看着两只手里的东西。
仲秋这才有些恍然,子滨再是哥哥,也不过才九岁的孩子。她是不是有些压榨童工了?
“哥,你找辆车吧,我们还要买好些东西呢。尤其是荞面,那东西不能少。而且还重,我们三个肯定拿不回去。”仲秋看看子滨手里的大包小包的,忙歉意地道。
子汐手里拿着花生糖吃得津津有味,看着子滨苦着的脸笑得牙都要掉下来了:“哥,你吃。”
子滨接过仲秋手里的铜钱,也没有再问,转身去找拉脚的车,把买的东西都放到了上面。
仲秋随手就把刚买的花生糖塞给了子滨一包,神马不喜欢吃呀。九岁的孩子正是贪嘴的时候,何况还常年看不到零嘴儿,咋就不喜欢吃啊。
“哥,以后咱们会赚大钱的,这些东西没啥,你尽管吃。而且,等到四月过了,我就和爹说,把你送到镇上来读书。咱们家要想不被别人负责,就得有个读书入仕的人才成。”仲秋认真地看着子滨道。
“好。”子滨接过花生糖,拿出一块放进了嘴里。
看着子滨吃得香甜,仲秋暗乐:果然糖什么的对小孩子来说是无敌的呀。再怎么装成大人样,内心里还只是个孩子嘛。
看看车上还放着的一个大包,里面还有好几样的零嘴儿呢,那是她买回来给大哥和二哥及子泊的。要把二叔家的孩子都拢落住,免得以后让别人钻了空子。
洗脑神马的,要从小做起。
兄妹三个,一直逛到了中午,才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把买来的东西都卸下来放到了北屋里锁好,这才回头和王兴文说起武子聪和她做的生意来。
若是想多做成品,人手肯定不够的。她家要招人,但是,招人要招啥人,这个得和王兴文及方氏谈,不能招一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
正要说到正事的时候,外面传来了说话的声音:“请问,这里是王仲秋,王姑娘家吗?”
作者有话要说:噢,今天多少解释一下仲秋分家时的表现。
吃亏就是占便宜:
高氏的为人就是那样了,压榨老大一家子给她三儿子做牛马。仲秋之所以后退让,不是她脑残,而是她是想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得把家分了。
高氏的本意就是不赞成分家,只是打的这样的主意:保管家不同意她的分法,那就继续给她三儿子和小闺女做牛马,若是同意,她也不吃亏。
另外大家说的里正和村老们在分家的时候没有做出公证的事,这个还真做不了啥公证。
大王庄虽然大多数都是姓王的,可是没有族长,只有里长,这个里长还是早就出了五服的。
仲秋家的事,里长只能做个见证什么的,其他的再多管就不合适了。
PS:再说说方老爹一家人的到来,这也是仲秋为以后她们发家之后做的准备。
分家的时候高氏的不公平,在三方人的见证下,高氏再要为难仲秋一家人的话,里长会出面。而这个时候方老爹再出面的话,就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分家是老王家的家务事,就算是亲家到场,也没有插嘴的余地。
如果大家还不太明白,请回转家里,问一下老人,大概都是能够知道的。
这之后高氏找茬的事不少,有了这个不公平,高氏再想找茬儿都不好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