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重的东西赵明珠可不敢挑,保不齐就有眼尖的人认出了某样东西的不凡之处,凭白给舅家带来麻烦,“那就选几样你身上这样差不多的布匹再加一小盒金银裸子吧!”
张桂:“这是不是太寒酸了些?”
赵明珠:“我舅家也就这几年手里才有余钱,这些就够了。”
定了要回去,慧娘兴奋得立刻就去收拾行李,张浓华跟前跟后,两人一起商量着哪些东西带回去,留在锦瑟院的什么时候收起来放好。
新来的两个嬷嬷一个姓万,一个姓全,四十多岁的样子,言行举止都跟尺规丈量过似的,职业气质极浓。
慧娘跟张浓华感叹:“这宫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走路都是好看的,搁那坐着不动都让人想好好打量打量。”
张浓华眼里也是崇敬,“说话也叫人想听,声音不大不小,不疾不徐,听起来可顺耳了。”
两位嬷嬷与众人见了礼,知道她们要先回老家一趟,也不说别的,就给了几个行路的建议。
万嬷嬷笑吟吟道:“这天一日日热了,路上可以带几个小手炉,晚间洗了衣裳烘一烘就干了。”
全嬷嬷同款笑容:“夫人可别觉得路上不方便就少喝水了,没在日头下晒着也会中暑。咱不是有大夫跟着么?让他每天调壶清凉解暑的凉茶,最好是不放糖。不时喝一小口,不时喝一小口。”
万嬷嬷接着道:“夫人带着小公子,可别怕麻烦大夫。一日三次的平安脉一次都不能少,且得让他把各种药都备齐全了,用不着最好,就怕万一要用一时没有。”
全嬷嬷:“我俩这里有一套按摩的手法,甚是简单,夫人和少夫人愿意学的话,我俩可以教。每晚宿前按摩一下,可解坐一天车的酸乏。”
慧娘眼前一亮,“这个好,两位嬷嬷现在没事就教教我们吧。”
没大多会屋里的几个女人就亲近多了。
慧娘:“两位嬷嬷可别‘夫人’‘少夫人’的叫我们了,叫‘慧娘’和‘浓华’就成。”
万嬷嬷:“夫人的好意我俩心领了。礼不可废,我俩嘴上叫着‘夫人’‘少夫人’,心里就托大一回,将夫人当姊妹,少夫人当自家侄女儿了。”
张浓华惊奇道:“嬷嬷这么一按还真舒坦。”
全嬷嬷笑道:“少夫人先记着位置和力度,待会咱们多试几次,慢慢来,很快就会了。”
两位嬷嬷懂得多,为人谦逊又和气,很快就和锦瑟院的人打成一片。赵明珠旁观了两天,对这两人也很满意。
齐王说的这两人心思通透一点没错儿,两位嬷嬷对着紫苏,菘蓝和孙大媳妇多是委婉的教导。
对慧娘,张浓华和她则是更多的建议,不带诱导的建议很难拿捏分寸,但两位嬷嬷做得很好。
两人对慧娘,张浓华说得更多的是,“夫人/少夫人尽管按自己的心意来,左右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怎么办都成的。”
对她则是:“世子夫人自然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让其他人改了原本的规矩就是……”
什么身份的人说什么话,怎么办事儿,两位嬷嬷分得清清楚楚。
两天之后,赵明珠和赵无忧送慧娘他们出发。
赵无忧依依不舍,“外祖母,你们可得快些回来啊,无忧会想你们的。”曾外祖父外祖母,二舅,三舅那些人他都没见过,也想去见见的。可惜娘说他现在是小世子,不能轻易离开齐王府!
赵文轩哭得稀里哗啦,两只手朝赵无忧这边伸,嘴里“啊啊”叫着,他不要离开哥哥!可惜碍不过亲爹的胳膊。
赵无忧不走心的安慰弟弟:“文轩听话啊,过两三个月你就回来了,到时候你要是能走会说话了我带你玩儿。”
慧娘抹抹眼泪:“无忧你在这儿听你娘的话。外祖母到时候带安平县的菜干回来给你吃,炖肉可香了。”
赵明珠和赵无忧两人在齐王府后门,同款眼巴巴不舍的表情目送车队走远,低头叹口气,摇摇头,一起转身进门。狗子们也齐齐“汪汪”几声送别熟悉的人,跟在两个主人身边跑前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