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劳累了半宿, 是真累啊。
狗皇帝一个病秧子,居然体力比她好多了,这不科学!
五更天, 赵明月就被门外的呼声叫醒了。
睁开眼, 眼前还是黑的, 是谁这么早叫她?
北魏打到京城来了?狗皇帝不是御驾亲征了?
全嬷嬷一边小声呼喊,一边进来点亮宫灯, 时间来不及了。
赵明月一惊,彻底醒了, 床上就她一人, 还好还好。
伸手往边上一摸, 床铺是冷的, 周麒应该走了不短的时间。
昨晚他就说了, 他带一部分人马先行,天一亮就走。
所以,他应该是天没亮就要赶往军营。
赵明月挣扎着起身,全身上下青紫密密麻麻,跟受了虐待似的。
昨晚狗皇帝发了狠,不顾她的反对, 后来又来了两次。咬牙切齿的, 浑身的劲都用在了她身上,恨不得把接下来一年的次数补回来。
她困急了, 奈何许久不锻炼, 体力不支,反抗无效。
狗皇帝还有点良心, 她没开口,他就有好好推拿按摩。这要是再怀上了, 她金刚不坏之身也得变成病体缠身吧?
呵,也不知道这一大早就领兵先行的还能不能骑马?
呵,要是三五年的回不来,估计回来了也不行了!
全嬷嬷眼里的怜惜更甚。
欸,想差了想差了,之前真没有!
昨晚那是狗皇帝的断头饭,不是,死前的夙愿,也不是……
起太早,神志不清,总之,全嬷嬷你快把眼神收一收。
门外站着的是小路子,“娘娘,再过两刻钟该去勤政殿了,皇上留了旨意,让娘娘监国。”
“什么?”赵明月呆住,这么大的事狗皇帝怎么不早说!
哦,说了他就别想有第二次,第三次了!
狗渣!
监国第一天让她顶着一副纵.欲过度,没精打采的脸去面对老龄大佬团?
堂堂大武就没人了吗?让她去监国?这让考完进士就天天睡懒觉的她情何以堪?
一个月除了三天休沐,其他时候都要五更前就起啊啊啊!是不是还要每天淹没在折子的海洋里,怎么批也批不完?
监国的话,早朝也是要去的吧?那不是得四更天就起?
赵明月眼前一黑,要疯!
她是做过垂帘听政的打算,没打算这么快啊!
她还一天悠哉日子都没过吧?
行宫里里外外她都规划好了!
周琚还这么小,她这是要一边扛起家业,一边还得养小奶娃!
疯之前第一件事是打理好仪容,她一个后宫娘娘监国,也不知道朝廷大佬们愿意不愿意。
不愿意的话,她还得舌战群儒,威逼利诱,斗智斗勇……
反正,狗皇帝给了她这个权力,她必定是要牢牢握在手里的。
要不然在后宫里两眼一摸瞎,天天提心吊胆,担心狗皇帝打输了,有人趁机抢她儿子的皇位么?
皇位没了就没了,不稀罕。
但没了皇位,他们赵家人估计也活不了几个了。
她和两个孩子侥幸不死,也是余生时时活在追杀中。
关系到她九族存亡,绝对不能败!
拿凉水洗了脸,整个人都清醒了。
外面摆好了早饭。
粥,蛋羹,馄饨,几样咸菜,都是她喜欢吃的。
是要先吃一些,吃饱了好吵架,不是,以一敌百!
细细的扑上粉,遮掩住眼底的青色,上重妆,戴上皇贵妃的精美头面,换上华丽的宫装,气场有了。
看到院门口等着的顾昱时,赵明月脊背挺得更直了,排场有了。
周麒把小路子和顾昱留下来给她,遇到不懂的她也不憷了。
这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周麒的左膀右臂。手下能人无数,杀人放火,混淆舆论,样样在行。
勤政殿里,人已经到齐了,大佬们见到赵明月纷纷起身打招呼。
赵明月面带微笑,心中警惕。
接下来就该有人来骂她“祸国妖妃”“给皇上灌了迷魂汤”之类的了吧?
皇帝死了,太子还小,她也是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和“监国”看起来差不多,其中的区别可太大了。
“垂帘听政”:代替儿子听一听朝政,就算是你做了所有的决定,发出去旨意的名头也要以儿子的名义。
“监国”:朝政给你先练练手,旨意都是署你的名。
这两名义上效忠的人都不一样。
历来多是太子监国,还是即将继承皇位的太子。
但,勤政殿的人还如往常一样,看她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友善。
袁尚书看着赵明月暗自点头,娘娘之前没白来勤政殿听政。
勤政殿没有据理力争,一是没有合适的监国人选,二是娘娘处理政务的能力不错。
再就是,皇上昨日早朝,给劝阻他御驾亲征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说什么“北魏小儿都打到家里来了,朕堂堂大武皇帝能做缩头乌龟?”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武未来的皇帝是太子,太子不是好好在宫里待着么?”
“诸位就当朕已经驾崩了,皇贵妃垂帘听政。”
“朕定要叫北魏小儿有来无回!”
“皇贵妃监国怎么了?难不成还要将几个月大的小太子抱到朝堂上睡觉?”
“北魏都占了凉州了,诸位不想着怎么保家卫国,为一个‘监国’跟朕攀扯?”
……
反正皇上一年半载的也要回来了,皇贵妃是“垂帘听政”还是“监国”差别都不太大,都是要还政给皇上,朝臣也就不争了。
唉,皇帝一发怒,看起来又像是忍不住,想要砍人脑袋了。
喜好武艺的皇帝就是任性,前两年还喜欢砍人脑袋。现在只希望太子多像皇贵妃些,能一心一意学文才好。
赵明月回礼,“本宫不懂朝政,还望各位大人多多教诲。”
袁尚书第一个回应,“皇贵妃无需自谦,我等商议决断后还需皇贵妃定夺。”
这话正中赵明月下怀,她不会轻易插手他们的政务,他们有什么重大决断也得经过她同意,这正是监国的意义。
皇帝不在,她发出去的旨意相当于圣旨。
袁尚书,不愧是勤政殿最帅,心思最好的大佬!
还惧内,身边一直只有袁夫人一个,这个时代万里无一的好男人!
双方达成共识,各自处理手头上的事务。
赵明月除了听大佬们吵架,不是,议政,还是先批各种问安,上贡,一些流程折子。
和北魏开战的消息传到各州府还有段时日,这些都是这几天没来得及批的。
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很快就要传遍天下,各地臣子收到如往常一般无二的回复折子,心里也能安定不少。
批着批着赵明月顿住了,狗皇帝当初让她批这些折子时是笑着说,“若是哪日朕驾崩了,各方臣子收到明月的回复折子就知道朝廷稳固,不用慌张……”
不会这么倒霉真就一去不复返了吧?
好歹也是个皇帝,马术瞅着还不错,身边跟着那么多将军,真要被困了,应该也能跑出来吧?
这批折子的工作干久了,真的会想躺倒摆烂的!
赵明月捏了捏有些发僵的手,继续批折子。
好在之前旁听过不少时间,皇帝日日在耳边讲解,她决断起公务来也没觉得多难。
呃,主要是大佬们能力出众,需要她决断的事情都把利弊分析好了,只是在左和右之间选择的问题,选哪个都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