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第129章

免了几期早朝的日子过得飞快, 很快又到了上朝的日子。

小路子的准时叫醒响起,赵明月唉声叹气的起身。

全嬷嬷笑着帮她梳妆。去勤政殿可以随意些,早朝上皇贵妃的气派可不能坠了。

原本以为跟上五天班休息两天相比, 五天才上一次早朝应该是不难的。但已经习惯了早睡晚起, 这五天就要早起一次真的好困。

赵明月洗把脸, 看看小路子,佩服, “小路子公公,你是怎么做到想什么时候起, 就什么时候起的?”

小路子笑笑, “奴婢不像娘娘要操劳国事。脑子里不想事儿, 睡得快, 早起也习惯了。”

赵明月默默喝粥, 问什么傻话呢,要是能晚睡晚起,谁想晚睡早起啊。

她这是“特权阶级”的日子过久了,都有“何不食肉糜”的傻子思维了。

一个多月没上早朝,百官这次都颇为规矩。

上次只是吵吵嚷嚷让皇贵妃不高兴了,她就能免一个月早朝, 这要是再惹她不高兴了, 她不得免一年的早朝?

皇上回来必定要大发雷霆!

皇上最后一次散朝前还冷着脸说,“皇贵妃监国, 如朕亲临。若有不敬者, 现在就可以请辞了。”

皇上这要是知道他们接二连三惹皇贵妃生气,不砍人也得让他们不好过。

皇上那可没有法不责众的说法……

再说了, 勤政殿的重臣们天天能见皇贵妃,他们这些位低的没有特殊情况, 也就是早朝上能露个脸。

这么多人一起,本来就难以出众,若是早朝再免几次,说不得等皇上御驾亲征回来了,都不能在皇贵妃面前混个脸熟。

若是皇上有个万一,皇贵妃垂帘听政当了太后,他们还有出头之日?

被“冷淡”了一个月,朝臣也想明白了。

皇贵妃是女子和他们想要为朝廷效力(升官发财)又不冲突,勤学苦读,兢兢业业办差,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就退却了呢。他们是为朝廷效力,皇贵妃只是暂代皇上坐在高位。

听说勤政殿的重要旨意都得皇贵妃点头才能发出来,和皇上在时没什么两样。

少府那么多的官儿,皇贵妃说撤就给撤了,全部换了新人。

动静那么大,未起任何风波。

六部和顾大人都站在皇贵妃那边。

他们朝臣升迁贬谪,多半也是要皇贵妃点头的。

赵明月对眼前的新气象很满意。

今天早朝的重要内容是几本关于拼音的著书,要发往各府城书院。

礼部许尚书喜气洋洋的给众臣介绍,“皇贵妃娘娘天资聪颖,聪慧过人,拼音是娘娘想出来的,于年幼学子有大用。这几本拼音注译皆出自勤政殿大学士之手,诸位下朝之后可到各书铺去寻。”

这几本都是刻了版印的,数量足够多,随时都可以再印,本本都有他许良辰的名字。

原本是打算给朝臣一人发一份的,娘娘说“眼下国库紧张,能省一笔是一笔。”

张尚书如今看娘娘的眼神跟看亲女儿没甚区别,不对,是亲儿子!

前两排的绯衣重臣们都在点头肯定,中后排已经有所耳闻的朝臣们抓心挠肺。

能让礼部尚书专程拿到早朝上说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书。

不少人偷偷瞄向赵明月。

娘娘一身宫装,雍容华贵,被如此盛赞仍然神色如常,叫人钦佩。

居高临下,朝臣的脸色变化赵明月看得可清楚。

人才们,大胆向本娘娘递出投名状吧!率先效忠的人待遇总是比后来的好哇!

临散朝时,小路子发了赵明月监国以来第一个旨意。

封赵大金为农学院院长,官居三品,在京中开设一家农学院。

朝臣没有反对的。

皇贵妃娘家兄弟里,只赵大金一人在京城。赵大金领了个安平侯的虚衔,没有实职。

安平侯本就是二品爵位,这农学院一听就知道是做甚的,官居三品也碍不着他们什么。

赵明月嘴角勾起,朝臣还是没有勤政殿大佬们敏锐。

她在勤政殿提出这个想法时,礼部许尚书第一个反对,“官职官位不可轻易更改。娘娘可以随意给安平侯赏赐,但这官职一旦开了口,往后就不好收回了。”

赵明月老神在在,“历朝不是还有大司农?怎么就不能有农学院院长了?”

许尚书看她一眼,“娘娘定了院长是三品,想必将来还有副院长,讲师什么的吧?”

赵明月点头赞道,“许尚书说得没错,这农学院的官职本宫肯定是要加的。”

“那娘娘可知为我朝为何不设大司农?”许尚书道,“钦天监做历法,已经做了大司农该做的事了。”

袁尚书附和道,“大司农就算是在皇庄种出了良品,也没法叫各州都跟着做。时节不一样,土地也不一样。”

赵明月点头,“所以本宫在京中设立农学院,多年之后这些学生是要去往各地开设分院的。”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