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 / 2)

说书先生继续,“这开春几场虽然不顺,诸位也莫慌,胜败乃兵家常事。”

呵,这茶楼背后绝对是朝廷的人!难怪说书先生什么都敢说,都是有人授意的。

眼前的顾昱最有嫌疑!

他那大理寺一年审不了几件案子,手下那么多人,个个都是打探八卦的好手。

底下纷纷附和。

“先生说的没错,皇上御驾亲征,迟早打得北魏蛮子屁滚尿流。”

这位百姓对皇帝的信任未免也太多了些。打了几个月,输的次数越来越多,你是怎么对他建立信心的?

“咱们先皇当年打得西夷落花流水,这么多年也不敢探头,虎父无犬子,皇上也一定能赢。”

父和子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生物遗传是很随机的,老虎有时候也叫病猫。

“凉州城的百姓确实可怜,还是咱们京城好,有龙气护着,哪里都没有京城安稳。”

京城安稳跟龙气可没半点关系,有五万禁卫军驻守,前头有凉州,云州,幽州挡着,北魏一时半会打不到京城而已。

“万一呢?北魏可是三十万大军,听说蛮子残暴凶狠,喝人血吃人肉的。”

“我大武也不是软脚虾啊,皇上都敢去凉州城,你在京中怕甚?”

确实,还有皇帝在前头撑着呢。

皇帝都没跑,百姓也没担心,她急什么。

赵明月转身就走,这京城百姓跟她想的不一样。

狗皇帝控制舆论很有一手,这都接二连三吃败仗了,百姓们还在信“皇帝吹”的话。

也不知这些人手往后能不能归她所用……

赵明月实在忍不住,“顾大人,这玲珑酒楼是你开的吧?”

顾昱摇头,“玲珑酒楼不是微臣的产业。”

是皇上的私产,没记在少府,由暗卫掌管。

皇上还是太子时就喜欢出宫听市井传言,即位后就收了玲珑酒楼。

“既然百姓都喜欢看热闹,朕身为一国之君当然得为民着想。”

一时意动,后来才发现用处极大。

再后来索性在各州府都开了茶楼酒楼,由暗卫经营,挣得的银子用作暗卫营的花销,一举两得。

既然百姓们都不担心,粮食、盐和布匹这些也没有涨价,赵明月就不管了。

凉州,云州离得太远,只要她自己不想着战事,确实也没太大的感觉。

不过她也嘱咐了大金,平日里多上街看看,一有异动,赶紧进宫告诉她。

春祭和周琚生辰是同一天,赵明月在贤妃一脸不赞同中定下了行程安排。

“小太子也太可怜了,洗三没办,满月没办,周岁这样重要的生辰,娘娘还要把他抛在一边。”贤妃唱念俱佳。

“爹不在,娘也整天忙,我们琚儿可真叫人心疼。”淑妃一双美目里都是怜惜。

赵明月哭笑不得,“宫中这么多人守着,生怕磕了破了,御膳房变着花样做吃食,还有太医随时候着,全天下还有这样幸运的小孩儿么?”

“再说了,他不是还有两个娘陪着。”赵明月道,“他将来要挑起江山重担,得早些学会自立自强。”

周琚擡起脸来,小嘴咧开,“娘,娘。”

唔,人类幼崽这个岁数肉嘟嘟软乎乎白嫩嫩的,笑容无邪,确实可爱。

赵明月亲他一口,“娘也是为了你的皇位在劳碌,你快快长大来接班。”

头天出发,第二天祭祀完回来,还赶得上晚上的抓周,两不耽误。

到了这个位置,才知道“形式主义”的重要性。

早朝上她居高临下,重要折子要她批复后才下发,初一百官进宫给她拜年,她发“福礼”……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百官慢慢习惯了听她发号施令。

勤政殿的大佬们让她做选择时,也会多讲讲他们的想法了。

祭祀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她作为“领头”的那个,会在百官心里留下烙印。

就算这烙印随着狗皇帝回朝会被遮盖,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浅。

但哪怕只有一个浅浅的印子呢,百官们也会在潜意识里认为狗皇帝死了,她是掌管朝政的最佳人选。

狗皇帝打仗去了,可能死在外头。没死的话,他身体不好,应该也活不了多久了。

他就是现在死了,她也能坐稳太后的位置了。

最好是杀了北魏慕容烈再死!

呃,还是先别死了。他在前头打仗,她在背后诅咒他死有些“忘恩负义”啊,良心过不去。

别想了,别想了,狗皇帝爱死不死。

狗皇帝不值得她花费心神,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才是她想看到的。

赵明月之前想不通,为何礼部的职能中,礼仪和祭祀排在了贡举和外交之前。

现在她知道了,这两项连皇帝都得遵守啊!

这礼仪给人分了三六九等,是绝佳的统治工具。

祭祀是整个国家机器洗脑,别说百姓们了,文武百官都奉为精神依托。

也不知道礼部是什么时候开始琢磨的。

祭祀这天,什么时候起床沐浴,穿什么衣裳戴什么头饰,上什么妆他们都提前定好了。更不用说跟着奏乐什么时候迈步,步子迈多大,祭拜弯腰叩首的位置和角度……

难怪许尚书坚持让她头天一早就出发,这一次次的“彩排”就得花一天。

这次祭祀齐王和赵无忧也来了。

“侄儿不在,本王给儿媳妇你撑腰。”齐王一副你不必太感谢本王的样子,“本王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先带着无忧走几次,等他承了王位也不慌。”

赵无忧穿着世子冕服,头戴冕帽,小脸一沉,颇有几分世子的威严。

赵明月捏捏他的脸,“都知道怎么做了吗?”

在祭祀这件事上,可没有对老人和小孩宽容的说法。既然来了,成为了仪式中的一员,那就不能有丁点出错。

赵无忧:“我都学会了。倒是娘你在第一个,出错了大伙都能看到。”

赵明月笑道:“你小小一个,还操心起娘来了?”

齐王:“儿媳妇你也别太紧张,本王和无忧就在你身后,若是有什么错漏也会帮你挡挡。”

赵明月:“那就谢谢皇叔了。”

您那“儿媳妇”口头禅什么时候才能改了?

其实赵明月也没料到这次祭祀会是她领头。

皇帝不在,按理该是齐王带着文武百官祭祀。

许尚书欲言又止,齐王之前可是有过反意的?

皇室嫡支除了皇上,就这么一老一小一幼。

小世子虽说也是皇上亲子,毕竟记在了齐王名下,年岁也实在是太小了些。

皇贵妃诞下小太子于社稷有功,此时又是监国,暂领一次祭祀也说得过去。

繁文缛礼的好处显而易见,仪式感极强。

一整套跪拜下来,赵明月觉得自己都“神圣”了。

她转身,百官看她的眼神更恭敬了。

可惜,这么虔诚隆重的祭拜,除了拜天拜地,拜的还是别人的祖宗。

祭祀结束,赵明月换下冕服就往京城赶。

齐王,赵无忧还有勤政殿的大人们跟着一起。

晚上宫里要办周琚的周岁宴。

周岁,在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辰。

周琚身为太子,他的周岁宴也是个重要的仪式,朝中重臣都要在场。

文武百官提早送了礼物。

小太子出生就受到了朝廷的重视,他一年年长大,这种仪式越来越多。

等他长大登上皇位,众人会理所当然的奉他为皇帝。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