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2 / 2)

赵明月:“你就当是为琚儿祈福了。”

身居高位,对下没有怜悯之心,何其可怕。

因为我受的教育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人生短暂,我只是做些我认为对的事而已。

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良心。

周麒沉思:“明月说得对,琚儿一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的,是有神仙保佑,咱们是该多做善事。”

第二天一早,周麒就让勤政殿拟旨:

为太子祈福,往后奴仆不许打杀。不管是早早买来的,新买来的,还是家生子,都不许打杀。

勤政殿众人:怎么娘娘开始下不合实际的旨意,皇上也跟着不着调了?

王学士迟疑:“这若是奴仆偷奸耍滑,不服管教,主家该如何?”

周麒:“送到大理寺和各地衙门,这等刁奴还要他作甚?还钱放籍。叫‘扶贫司’帮着找活计,不怕挣不来银子。”

顾昱忍不住了,“皇上,大理寺可管不来这等小事。”

奴仆被打被杀,大理寺来管管还说得过去。刁奴不服管教?杀鸡焉用牛刀?

况且,各州府的事,大理寺都鞭长莫及。

出了人命他们还有理由发案子的调令,这轻伤口角的,大理寺如何管?

周麒:“那就再建一个‘调理司’。人命官司和伤残的各地知县管,其他的调理司管。若是有民不告的重案,调理司直接报到各府城衙门和大理寺。”

许尚书不同意:“皇上明鉴,朝廷已经添了农学院,扶贫司,不可再加官职了。”

农学院只是小打小闹,至今也没人觉着这是一个朝廷的衙门。

扶贫司干的是牙人和钱庄的活计,俸禄都不用朝廷发的,眼下都未出京,只是娘娘的一时心善。

调理司可就不一样了,皇上这旨意一发,可是各州府都要新建一个衙门了。

这衙门的人手如何调配,官职,俸禄,办事章程都得一一定好……

关键是,这衙门有没有建的必要?

没有!

这旨意一颁布,不是纵容了“奴大欺主”?买个人还给自己买出气来受了?

张尚书拱手:“新建一个衙门不是小事,还请皇上容我等商议一二。”

杨学士:“皇上容禀,为太子祈福多的是法子,减免赋税,祈福祷告岂不是更好?这旨意一出,怕是要适得其反啊?”

奴仆会不会心存感激不一定,主家肯定会暗地里腹诽皇上“多管闲事”。

许尚书:“微臣也赞同减免赋税为太子祈福。”

打杀奴仆这种事儿,千百年来数不胜数。

都卖身了,低人一等,自然和常人不同。

奴仆任由主子处置,这上千年都默认的事,自然就有他存在的道理。

说起来有些不人道,若是主子不能处置下人,下人为何要对主子尽心尽力?

周麒垂下眼眸,漫不经心,“诸位都是在朝许多年的老人了,也没少见同僚犯了错,一家子上上下下都被没入奴籍的吧?”

“凡事不能侥幸,诸位兢兢业业功成身退了,子孙后人可不一定有这等好福气。”他兴味道,“若是诸位的后人一不小心沦为了奴仆,可就任人打杀了。”

威胁,这是威胁吧?

勤政殿里无声无息,凉意从脊背窜上来。

已经要到秋高气爽的时候了,众人却仿佛置身于炎热夏季午后的雷雨到来之际,细细密密的汗意渗出。

赵明月作壁上观,思绪万千,狗皇帝这种“威逼利诱”,她怎么就学不来呢。

皇帝这样直截了当,一柄大刀当头砍下,显得她之前那些做法都小气巴拉的。

干得好!

下次还请这样做!

天授皇权啊,皇帝下了决心,满殿的重臣们都反驳不了。

良久,李尚书艰难开口,“朝堂上恐怕不好通过。”

周麒轻笑,高高挂起,“那就要看诸位怎么说了,诸位能到勤政殿来,舌战群儒的本事都差不了,朝臣们就交给诸位了。”

过了片刻,他又道,“早朝还有几日,各位先跟自己部门的人商议好,别到时候吵吵嚷嚷的。朕先说了,若是有死谏活谏的,这官也别做了,当平民百姓去吧。”

他似乎有些困惑,“若是一不小心沦为了奴仆,被主子肆意打杀,嗯,你们说说,他会不会悔不当初啊?”

“不过,这人嘛,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死不悔改的也不少。”没人说话,他自己给了自己答案。

刘尚书:“皇上说得在理,微臣赞同。大理寺若是忙不过来,刑部也可以出一份力。”

众尚书一言难尽:你个是非不分的,皇上说什么你反对过?

赵明月惊呆,她占了一张龙椅,也没有这种“皇帝的气度”,莫非是脸皮不够厚?

大佬们不光得接受,还得负责说服下属,完了还得在早朝上“舌战群儒”!

这种无耻的做法,她可能一时半会还学不会啊……

话说回来,狗皇帝要是听话,还真挺好用的。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