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勤政殿新的一天还是从吵架开始。
关于“奴仆不能打杀”的各种议题, 还是如了皇帝的愿。这种占据道德高点的旨意,朝臣们要反对也只能从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开始。
凉州和云州重建的银子没有从国库出, 新建一个“调理司”的银子, 国库还是有的。
周麒也后退了一步, “扶贫司”的花费,少府出。
少府大大小小的官员, 如今除了俸禄外,还有绩效, 新点子, 培养人才等大大小小数十种奖励。
这波人上任时间还不长, 赵明月抄了两个胆大的家, 心里蠢蠢欲动的暂时歇了心思。
脑子灵活的那一小撮每月拿到的奖励, 都是俸禄的好几倍。眼下上下一心,齐齐为挣更多的银子出谋划策。
齐地,皇帝的私库再加上少府,补贴凉州和云州,还不算吃力。
艰难的只是这几年,凉州和云州不需要扶持后, 齐地和少府每年会积累的大量钱财, 正好变成“国有资产”。
她拿着这笔钱去建学校,办工坊, 鼓励技术发展。这钱花了, 总比变成皇帝和齐王私库里的财物强。
两个最大的封建地主被拿下了,剩下的那些, 就看看是不是全家老少都遵纪守法了。
大错大罚,小错小罚,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前路一片光明,眼下步步难行。
她寄以厚望的技艺学堂,女孩儿束修全免,在学堂里的笔墨纸砚不用花银子,学得好还有奖励。这样倒贴着收学生,也只收到了八十多个,其中还有“监督”弟弟学习的原因。
“皇上今日不忙吧”赵明月邀请道,“不如出宫走走,去技艺学堂看看?”
今儿是休沐日,技艺学堂的开学第一天。
既然权贵之家都不看好技艺学堂,那就只能她和皇帝去“代言”了。
周麒:“明月相邀,求之不得。”
“午饭就去齐王府蹭,晚上在玲珑酒楼吃吧。”赵明月都给安排好了。
齐地的产出以后都要补贴给凉州和云州,齐王心里多半会时常不得劲。她不时得去献献殷勤,照顾照顾金主的情绪。
赵明月继续道,“上午去技艺学堂逛逛,下午就去红袖阁瞅瞅。”
周麒挑眉,“明月知道红袖阁是什么地方么?”
“当然知道了,青楼啊,一直忙,还没去见识过呢。”赵明月理所当然,“这进京赶考过的举子还有不知道红袖阁的?”
红袖阁,京城青楼的龙头老大,格调拿捏得死死的。
里头的姑娘卖艺不卖身,琴棋书画,吟诗作曲和歌舞样样都学,各有精通。得是得了姑娘的芳心,老鸨才会让赎人。
进京赶考的学子,谁想要一两个红颜知己,多半要去一展才华。能得姑娘们青睐的,才华横溢的名声也顺势就有了。
姑娘们长得美,学习还好,赵明月觉着她可以去见识见识,顺便找老鸨取取经。
周麒:“带着夫婿逛青楼?明月打算换了男装出宫去?”
“在齐王府吃了饭再换。”
皇帝去技艺学堂不合适大张旗鼓,也不用有意遮掩,给百官留着脑补的余地更好。
技艺学堂离宫里有些远,周琚一被接走,赵明月就催着周麒出发,“你再慢点,我就先走了。”
“求人办事说话都不能好听点?”周麒碎碎念。
“那你别去了。”
“那可不成,这宫里,没有明月在多无趣。”
自从被招了一次侍寝,第二日赵明月又没有翻脸生气后,周麒暗暗把自己放在了不得“夫婿”喜欢的“正房”位置上。
在没有其他“妾室”的情况下,他对这个位置还算知足。
那个周福杨木木呐呐的,也不知怎地,就得了赵明月青眼。他要是不跟着去,说不得明月带着去逛青楼的人就变成周福杨了。
技艺学堂门口,周福杨带着夫子们列队相迎,学生们在校场站成一个方队。
学堂开学,皇帝和皇贵妃亲临,师生们都兴奋了。
给孩童们启蒙的几个老举人热泪盈眶,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皇帝。
这技艺学堂收学生也不管资质好坏,学生全无基础不说,还要教女孩儿,若不是周大人亲自上门来请,给的月俸还高,他们怎么也不会来。
“朕对技艺学堂可是寄予厚望,诸位身为夫子,当尽心尽力,为朝廷教出一批批的人才来。”
这跟训话似的寄语,让夫子们更激动了,“草民遵旨,必不负皇上所托。”
赵明月看着一双双发光的眼睛,再次感叹皇帝这个身份好用。
周福杨在前面引路,周麒和赵明月走进校场,学生们齐刷刷跪下,三呼万岁。
“都擡起头来,看着朕。”周麒在高台上看着底下一个个颤抖的小肩膀,轻笑,“尔等能入技艺学堂,都是有福气的。”
“且当勤学苦读,早日走到朕和皇贵妃面前,为朝廷,为大武效力。”
周福杨带头行礼,“谨遵皇上教诲。”
小肩膀们行大礼,“谨遵皇上教诲。”
课室里响起了朗朗读书声,赵明月留下周福杨说话。
“女孩儿的技艺不要拘泥于女工和厨艺,医术或是其他的技艺,能请到人来教的都可以教。”赵明月道。
卖烧饼的妇人仅凭这一个手艺就能在京里立住脚,其他许多的本事也成的。
“跟她们说,少府要开许多工坊,她们认真学识字算数了,不愁找不到差事。”
妇人们多数是做缝补浆洗的活补贴家用,不是她们不想干别的,是没地要人。
大户人家倒是要人干活儿,得签卖身契。卖身契改为雇佣契约是个漫长的过程。
开工坊是最快吸纳这些女性劳动力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