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罚作半年姑娘(2 / 2)

“韩兄就别取笑我了。”张良闷声道,声音里还带着几分刻意维持的女声,刚出口就自己先红了脸。

嬴政听得发笑,抬手止住众人:“好了,莫要再逗他了。李斯,你接着说,临淄的粮仓都分布在何处?”

李斯清了清嗓子,指着舆图上的三个红点:“临淄有三座主粮仓,分别在城东、城西和城北。后胜为防不测,已派私兵看守,寻常百姓连靠近都难。依臣之见,可派细作混入粮仓附近的村落,伺机烧毁粮仓——断了齐军的粮草,临淄不攻自破。”

“不可。”张良下意识开口,说完才意识到自己僭越了,连忙低下头,“臣……臣多嘴了。”

嬴政却来了兴致:“哦?你有何见解?”

张良定了定神,鼓起勇气道:“临淄百姓本就因粮价高涨怨声载道,若烧毁粮仓,百姓必遭饥荒,恐生民变。不如派人潜入粮仓,在夜间悄悄打开仓门,放百姓进去取粮——百姓得了实惠,自然会感念大秦恩德,到时不用秦军动手,临淄城的百姓自会倒逼田建归降。”

殿内一时寂静,众人都有些惊讶。这计策看似温和,却比烧粮仓更釜底抽薪。

荀子抚须赞叹:“好主意!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张良这心思,倒比我们这些老臣更细。”

嬴政也点头:“此计甚好。蒙恬,你派一支精干的小队,混入临淄,依张良之计行事。”

“臣遵旨!”蒙恬抱拳应下,看张良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许——这小子扮了几年姑娘,心思竟练得如此缜密。

张良站在殿角,听着众人称赞,心里竟有些暖意。他本是罪臣,却能在此参与军国大事,这份信任,比任何赏赐都珍贵。

散朝时,老萨满察哈尔特意走到张良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小子,算你机灵。不过这刺绣可得好好学,别到时候拿不出手,丢了老夫的脸。”

张良苦着脸道:“老师放心,我……我定当努力。”

刚走出议政殿,就见两个宫女捧着一个锦盒等在廊下,见了张良便屈膝行礼:“张姑娘,这是太后吩咐给您的,说是学刺绣用的针线和花样。”

锦盒打开,里面放着五彩丝线、素色绢布,还有几幅绣样,竟是牡丹、莲花、蒲公英等雅致纹样。张良拿起那幅蒲公英绣样,忽然想起赵姬曾说过,阿瑶公主最喜蒲公英,说它“能随风去远方”。

“替我谢过太后。”张良接过锦盒,指尖触到冰凉的绣针,心里却暖烘烘的。

回到住处,刚换下襦裙,就见老萨满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本《绣谱》:“这是我托人从楚地买来的,据说里面的针法最是精妙,你好好看看。”

张良接过《绣谱》,见封面上还有老萨满用朱砂批注的小字,心里又是一热:“多谢老师。”

“你这小子,总算做了件明白事。”老萨满坐在炕边,“秦王待你不薄,往后可得好好效力。”

张良重重点头,翻开《绣谱》,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针法图解,忽然觉得这半年的“惩罚”,或许也没那么难熬。

几日后,临淄传来消息,韩王、赵王、魏王已见到田建,田建虽未立刻答应归降,却也松了口,说要“再考虑考虑”。嬴政得知后,召集群臣议事,张良也以“张娘”的身份列席,只是这次,他不再拘谨,偶尔还能插上一两句,引得众人又是一阵打趣。

散朝时,嬴政特意叫住他:“听说你绣的第一朵蒲公英,针脚歪歪扭扭的?”

张良脸一红:“臣……臣还在练习。”

嬴政笑着递给他一个锦囊:“这是赵太后绣的,你照着练练,别到时候真绣成了毛毛虫。”

锦囊上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猫,正是猫小统的模样,针脚细密,毛色过渡自然。张良捧着锦囊,忽然明白,这看似荒唐的惩罚里,藏着的是秦王和太后的一片苦心。

他抬头望向咸阳宫的方向,阳光正好,清风徐来,吹动了他的衣角。张良握紧锦囊,心里暗暗道:半年后,定要让你们看看,我张良不仅能运筹帷幄,也能绣出一手好花。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