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点了点头,“的确如此,那你打算怎么做?”
“静观其变,毕竟他们也是难得的高手,将来若是对付其他门派或者是叛逆也不错。”
“我明白了,不过你就那么相信,你的弟子——扶苏,将来会在这场争斗中胜出?据我所知,你不在的这两年,他和那些儒家门人,走得也很近。
可王上,却是更加偏向法家,而那胡亥却与法家走得近。”
“呵呵,若他不是我的学生,那我还不敢保证,但我来了,且成为了他的老师,那他必定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看着陈雍这般自信的模样,月神亦是心中一动。
沉默许久之后,才调侃道,“王上正值壮年,我们现在就在讨论他的继承者,若是让他知道了,岂不是要拆了我这观星阁……”
“哈哈,这倒也是……”
“自上次参加少司命的归位大典之后,我便没有再回过阴阳家了,昨夜只顾谈论星象,忘了问你阴阳家现在如何了。
能和我说说?”
“正好,我这两年打理着宗门事务,你作为我阴阳家在外的代言人,我理应向你汇报……”
陈雍轻抿一口茶水,随后便将阴阳家总部,这两年发生的事,简单明了的告诉了月神。
……
夜色渐深,陈雍与月神关于阴阳家内部事务的交谈也告一段落。
陈雍将杯中残茶饮尽,起身道,“宗门大致便是如此情况,有东君坐镇,内部尚算平稳。我就先告辞了。”
月神微微颔首,将他送至门口。
离开观星阁,陈雍思索片刻之后,并未直接出宫,而是悄悄的向着扶苏的寝宫走去。
方才与月神的谈话,尤其是关于扶苏与儒家走得近的提醒,让他觉得有必要再去看看自己这位学生。
扶苏的寝宫距离嬴政的章台宫不远,此时宫内大部分地方已经熄灯,唯有扶苏的书房还亮着灯。
只见扶苏并未休息,而是端坐在书案前,小脸上满是认真,正对着一卷竹简低声诵读,那是儒家经典《论语》。
见此一幕,陈雍轻咳几声,听到声音,扶苏猛的抬起头,右手下意识的摸向了一旁的利剑。
见是陈雍,他脸色一喜,连忙放下竹简起身:“老师,您怎么来了?那些侍卫怎么不通报一声?”
陈雍走到书案前,目光扫过那卷《论语》,语气平和,“来看看你用功到几时。这么晚了,还在读儒家经典?”
扶苏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我父王说过,治国之道,需博采众长。
儒家讲求仁政、礼治,我觉得也有些道理,故而想多了解一些。”
陈雍看着眼前这个聪慧而好学的扶苏,心中欣慰,但也想起了月神的提醒。
他拍了拍扶苏的肩膀,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坐在一旁。
陈雍缓缓开口,“博采众长,确无错处。儒家仁爱,道家无为,墨家兼爱,法家严刑……诸子百家,各有其精髓。
你能不取于一家之言,是为师乐于见到的。”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严肃起来:“但是,扶苏,你要记住,你首先是大秦的公子,未来帝国的继承者。
大秦以法立国,靠的便是法令严明,赏罚分明,方能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法家之术,乃是帝国的根基,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扶苏明白,父王也常教导我,法为国之重器。”
“明白就好,学习儒家仁政,是让你明白,法令之外,需有教化,需体恤民情,就如同阴阳家,讲究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治国亦是如此,需以法为骨,以仁为肉,方能长治久安。”
“老师,扶苏明白了!扶苏不会偏听偏信,一定会努力学好本领,将来辅佐父王,治理好国家!”
陈雍微微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