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刚应了声"请进",玄关就传来高跟鞋碾过地砖的脆响。
陆明鸢抱着皮质文件袋站在门口,羊绒大衣敞着,里面是件酒红色高领毛衣,衬得她眼尾的痣愈发醒目:"林科长好雅兴,开家庭政策研讨会呢?"
"陆二小姐不请自来,是来砸场子的?"林昭笑着给她递茶,余光扫过她手里的文件袋——明远集团的logo压得很正,是刻意整理过的。
陆明鸢把文件拍在茶几上,封皮"市规划局支持性意见"几个字刺得人眼疼:"张局长让我带话,你们的试点方案只要过了区里,市局开绿灯。"她突然倾身凑近,香水味裹着冷冽的风钻进林昭鼻腔,"但李明杰找了老城区三个街道的书记,说试点会'挤压民生用地'。
他明晚要在福满楼组局,你猜请的是谁?"
林昭的指尖在沙盘边缘轻轻一按,虚拟模型瞬间坍缩成数据点。
他想起昨夜纪委邮件里"专项调查"四个字,想起系统提示的境外资金链,突然笑了:"陆小姐消息这么灵通,是怕明远的新能源基地没地儿建?"
陆明鸢的耳尖倏地红了。
她抓起文件袋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后天下午三点,区政府302会议室,赵主任要听汇报。"高跟鞋声哒哒响着往楼梯去,到转角时突然放轻——林昭不用看也知道,她在等他的反应。
"清欢,把推演报告的风险评估部分标红。"林昭没抬头,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操作,"教授,麻烦您帮我看看联审机制的法律依据......"
陈教授突然咳嗽一声。
林昭抬头,正撞见沈清欢低头整理资料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的小阴影——她刚才分明也在听楼梯口的动静。
下午五点,林昭抱着《青阳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政策白皮书》站在赵主任办公室门口。
封皮是沈清欢选的藏青色,烫金标题在走廊灯光下泛着暖光。
他敲门前摸了摸内袋——里面装着系统生成的五年期经济影响曲线图,蓝色增长线像座蓄势待发的山。
"小林进来。"赵主任的声音带着倦意,却在翻开白皮书时直了直腰。
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风险评估、联审机制、补偿方案,最后停在曲线图上:"这个增长预测......"
"系统推演的置信度是83%。"林昭喉结滚动,"如果配套专项调查结果......"
"我知道。"赵主任合上白皮书,指节在封皮上敲了敲,"明早九点,你带着这个去市发改委备案。"他突然笑了,"你爸当年也是这样,抱着一摞文件就往我办公室闯。"
深夜十点,林昭的手机在茶几上震动。
蓝色屏幕光映得他眼底发亮——市政府办公厅的回函,标题是"关于召开市级政策听证会的通知"。
他拆信封的动作很慢,像在拆一封迟来的战书。
落款处的名字让他瞳孔微缩。"主持人:李明杰"几个字黑体加粗,在信纸上格外刺眼。
林昭靠在沙发背,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指尖轻轻敲着膝盖。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时,他正把回函折成小方块,放进抽屉最里层——那里躺着他父亲的老笔记本,封皮已经磨得起毛。
"检测到目标人物情绪波动异常。"阮棠的电子音带着电流杂音,"是否开启'人性图谱'扫描?"
林昭望着窗外渐次熄灭的灯光,伸手摸了摸沙发旁的政策汇编。
明天要去市发改委,后天要给赵主任汇报,大后天......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屏保——是青阳区地图,开发区的位置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
"预载听证会场景模拟。"他对着空气说,声音轻得像句誓言。
抽屉里的老笔记本突然发出极轻的"咔嗒"声。
林昭没注意到,他正盯着手机里陆明鸢发来的消息:"福满楼208,明晚七点,李明杰的局。"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在他脸上镀了层银。
林昭摸出西装内袋的银杏叶,叶尖的露水早已干透,却仍带着青草的香气。
他知道,这场仗,终于要打到最核心的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