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盯着电脑屏幕,《天幕之下》的剪辑进度条跳到98%,画面里周某某在云顶会208包厢说"谁能动得了我们"的镜头被她放大,背景音里香槟杯的脆响像根刺。
"张主编,这个片子必须今天发。"她对着电话几乎是吼,"您看看弹幕!
昨天我在官微放了30秒预告,评论区全是'求完整版''要真相'。"她点开后台,99+的未读消息里,有位网友留言:"我爸是'天幕'工地的农民工,被打住院了,他们说'上面有人'。"
"好,我现在就上传。"她挂了电话,手指悬在"发布"键上停了三秒——这三秒里,她想起三个月前暗访黑网吧被保安推下楼梯时,林昭扶着她去医院,路上说:"你拍的照片不是为了让他们怕,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
点击的瞬间,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空调的嗡鸣。
明远集团老宅的餐厅里,水晶吊灯把陆明鸢的晚礼服照得像片银河。
她夹起一块鳕鱼,故意让银叉碰响瓷盘:"二伯,三叔,最近总听人说'天幕工程'。"她歪头笑,眼尾上挑的弧度和母亲当年一模一样——母亲就是用这种笑,让父亲在董事会上改变了主意。
二伯的筷子"当啷"掉在骨碟里,酱汁溅在他熨得笔挺的衬衫上。
三叔慌忙掏出手帕去擦,动作却僵在半空——他的加密手机在西装内袋里震动,隔着布料都能看见屏幕的蓝光。
"小鸢,女孩子别管这些。"二伯的声音发虚,额头沁出细汗。
陆明鸢放下筷子,指甲在桌布上划出一道细痕:"怎么能不管?
明远是做新能源的,'天幕'占了开发区三分之二的地,要是项目黄了,我们的光伏基地怎么办?"她突然倾身凑近二伯,香水味裹着压迫感:"不如让我牵头重新评估?
我在哈佛学的就是项目风控。"
三叔的手猛地攥紧了手帕,指节发白。
陆明鸢盯着他抽动的嘴角,藏在桌下的手机悄悄按下录音键——这是林昭教她的,有些话,说出口就成了证据。
当暮色完全吞没云州时,林昭的办公室又亮起灯。
四份进展通知在桌上摊开:省纪委回电"已转交专项组",市公安局短信"布控中",国安局邮件"密切关注",苏绾的微信"冻结令已下",沈清欢的消息"审计明天启动",顾轻语的链接"点击量127万",陆明鸢的语音"录音已加密上传"。
他靠在转椅上,望着窗外星罗棋布的灯火,突然笑了——这是他当上科长后第一次笑得这么松快。
父亲的笔记本摊开在桌上,老照片里穿制服的男人冲他笑,背面的字被台灯照得发亮:"光会来的,只要你愿意站在光里。"
"阮棠,汇总进度。"他说。
系统光幕刚展开,刺耳的警报声突然炸响。
林昭猛地坐直,看见红色字体在光幕上跳动:"检测到'天幕工程'主脑陈某某,正通过外交部渠道申请临时离境许可,理由:'受邀参加国际新能源论坛'。"
他的手指在桌上敲出急促的节奏,目光扫过系统新解锁的"跨部门协作"权限——这是他升正科时系统奖励的,他一直没舍得用。
"是否启用权限?"阮棠问。
林昭抓起外套往身上一披,钥匙串在指尖转了个圈。
走廊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次第亮起,他对着空气说:"启用。
联合海关、边检、外交部,拦截所有'天幕'相关人员离境。"
夜风卷着凉意灌进领口,他站在楼梯间的窗户前,望着远处云州港的灯火。
那里有他让系统预测的第一条逃亡路线,此刻应该已经布下天罗地网。
"这次,"他对着风说,声音里带着冷硬的锐度,"绝不让他们走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