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角的电扇吱呀吱呀地转着,带起了散落的文件,其中一页《市级试点申报操作手册》被吹到了年轻干部小陈脚边。
“韩主任,上面刚发了风险提示,咱们还要申报吗?”小陈捡起手册,指尖碰到“合规申报流程”那页的折角——显然被翻了无数次。
韩砚声把笔往桌上一摔,震得搪瓷缸里的茉莉花茶泛起了涟漪:“他们怕的是‘擅自’,咱们偏要‘合规’地申报!”他抽出手册拍在小陈胸口,“流程闭环、材料齐全,他们想拦咱们?先打他们自己‘鼓励创新’的脸!”
窗外传来蝉鸣声,小陈望着老人鬓角的白发,突然明白了——三个月前在田埂上,老韩蹲下来摸了摸刚翻的土说“咱们种的是规矩”,原来这规矩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要用方案、用数据、用合规流程,硬生生地往石头缝里扎。
下午三点,林昭办公室。
百叶窗拉着,系统蓝光在他的镜片上投下一片幽蓝。
白砚舟发来的风险简报在投影里被放大,阮棠的声音带着电子音的冷静:“推演显示,直接反驳会触发‘改革激进’标签,成功率43%;联合区县抗议,成功率58%;以退为进……”
“停。”林昭指尖敲了敲桌面,“说说第三种方案的细节。”
“青阳区提交《暂缓推广请示》,附件附上十二区县试点成果汇编,建议‘由市政府统筹建立标准化平台’。”阮棠的虚拟影像晃了晃旗袍下摆,“反派会误判为认怂。”
林昭突然笑了,指节抵着下巴说:“认怂的是他们——等他们批了‘统筹’,基层创新就正式上了户口。到时候平台归谁管?归数据管,归十二区县的成果管。”他抓起笔在“统筹”二字上画了个圈,墨迹晕开,像一朵正在绽放的花。
傍晚七点,市委值班室。
值班秘书小吴揉着发酸的脖子整理文件,突然被一份签报硌了手。
青阳区的《关于暂缓推广基层协商平台的请示》薄得可怜,可附件却厚得像块砖——十二区县试点成果汇编,还有十二枚鲜红的公章盖着的《共建市级基层经验共享平台意向书》。
他翻开汇编的第一页:青阳区社区议事会解决了32起物业纠纷;南川县村民议事会推动了27个产业项目落地;云安区企业议事会降低了8%的劳资矛盾率……数据后面附着照片,有老人笑出皱纹的脸,有车间里亮着灯的生产线,有田埂上刚插好的秧苗。
小吴的手指停在最后一页的意向书上——十二位区县负责人的签名像一排士兵,最末尾是青阳区林昭的名字,字迹清瘦却有力。
他突然想起上周常务副市长在会上说:“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但也不能把吃饭的家什都收走。”
笔在签报单上悬停了片刻,他最终添了一句批注:“建议转政研室牵头论证。”
此刻林昭站在办公室窗前,手机屏幕亮起——沈清欢发来照片,签报正躺在明日市委常委会议程预审包里,旁边压着政研室新盖的“待论证”红章。
晚风掀起他的衬衫下摆,他望着楼下花坛里初开的月季,轻声说:“你们想灭火?我偏要把炉子搬到厨房。”
夜色渐深时,南川县某村的农舍里,方砚秋的手机在床头震动。
屏幕亮起的光照在墙上她贴的“乡村振兴规划图”上——那是三个月前和老韩在田埂上画的。
她迷迷糊糊地摸起手机,只听见电话那头说:“县里说……”
话音被电流声截断,她盯着屏幕上未读的“1条新消息”,忽然想起老韩说的话:“小方,咱们种的不是庄稼,是规矩。”此刻窗外的虫鸣声中似乎多了点什么——像是种子破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