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在他视网膜上投射出一行小字:【关键证据锁定成功,任务进度97%】。
他摸了摸西装内袋里的老笔记本,父亲的字迹似乎隔着布料在发烫:\"昭昭,真相藏在纸页间,更藏在敢翻纸页的人手里。\"
\"立即封存所有相关原始档案。\"郑砚铭的声音像敲下法槌,\"任何形式的'数字化处理'暂停,等候中央督导组确认。\"他转向林昭,目光里多了丝赞许,\"林主任,麻烦你协助档案馆做个清单,务必做到原件、扫描件、电子档三核对。\"
林昭起身时,西装裤缝在膝盖处绷出一道直挺的线。
他能感觉到,会议室里十几道目光正落在他肩章的麦穗图案上——那是正处级干部的标志,也是他用431天,从科员走到这里的勋章。
中午十二点三十四分,市发改委主任办公室的百叶窗漏进几缕秋阳,在老吴的信纸上投下斑驳光影。
林昭拆信时,信封里掉出张泛黄的纸页,是2003年9月16日的档案馆值班日志,右下角\"值班员:吴建国\"的签名旁,盖着枚\"云州市档案馆\"的旧章,红泥都褪成了淡粉。
信是用蓝黑钢笔写的,字迹抖得厉害:\"小昭,我守了二十年,今天终于敢在值班日志上签字。
当年他们砸我值班室时说'再翻旧账就埋了你',可你那天说'光会来的'...我信了。\"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阮棠的虚影从电脑里浮出来,金丝在空气中织成\"兑\"字:\"任务完成:保护关键证据。
可兑换【中央政策研究室人脉】或【历史档案分析技能】。\"
林昭盯着两个选项,手指在\"人脉\"上点了点。
他想起上周在省委汇报时,中纪委政策法规室副主任张立群提过句\"基层同志要是能多接触顶层设计思路,很多困局能少走十年弯路\"。
三分钟后,手机震动起来。
备注\"Z先生\"的号码显示来电,林昭按下接听键,那边传来低沉的男声:\"林主任,你们封存的不只是档案,是二十年的沉默。\"
\"张主任。\"林昭握紧手机,\"我代表云州基层干部,谢谢组织支持。\"
\"该谢的是你们。\"张立群笑了笑,\"下午省委办公厅会发个文件,你们留意。\"
下午四点十一分,沈清欢抱着一沓文件推开林昭办公室的门时,眼眶还泛着红。
她递过那份红头文件,手指在\"纪字SYGZ001\"的文号上顿了顿:\"《关于严禁擅自处置协进会相关历史档案的通知》...您看尾注。\"
林昭接过文件,在最后一行看到:\"本通知启用'青萍共治'专属代码,鼓励民间监督与体制内核查协同发力。\"他抬头时,正撞进沈清欢发亮的眼睛——这个向来温婉的姑娘,此刻眼底燃着簇小火苗。
\"清欢,你知道'青萍'是什么吗?\"林昭轻声说,\"是水面最微小的浮萍,可风从哪里来,它最先知道。\"
沈清欢的睫毛颤了颤。
她想起上个月在社区调研时,有位老大妈攥着她的手说:\"小沈,我们老百姓的话,真的能被听见吗?\"现在她知道了,答案在这份文件里,在老吴颤抖的笔迹里,在林昭办公桌上那盏永远亮到凌晨的台灯里。
夜八点四十九分,林昭家的书房飘着新煮的普洱香。
他翻开父亲的老笔记本,在\"破茧者,必先自焚其影\"那页下方,用钢笔写下:\"影焚之后,光自生。\"墨迹未干,电脑突然自动弹出封邮件,发件人显示\"中央纪委办公厅\"。
【关于协进会专案升级的批复:经研究,同意将本案由省复查组升级为中央督导专案,任命郑砚铭同志为专案组长,林昭同志为特别顾问。
望依法依规,彻查到底。】
屏幕忽暗,阮棠的虚影最后一次浮现。
她淡蓝的旗袍被金丝勾勒着,这次织成的是\"封\"字,缓缓融入系统核心:\"他们不能再改写历史了...现在,轮到我们书写新的。\"
林昭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窗外。
不知何时,月亮已经西沉,东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
第一缕晨光穿过纱窗,落在书桌上的党徽上,那枚银质徽章闪着柔和的光,像颗终于落下的种子,在泥土里发了芽。
床头柜上的手机突然震动,是郑砚铭的消息:\"明早七点零三分,省委专案组办公室。
林特别顾问,准备好你的《权力时序图2.0》。\"
林昭摸了摸党徽,站起身。月光消失的地方,朝阳正在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