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知秋颤抖的手在屏幕里放大,系统提示音在耳边炸响:"制度性羞辱感91%——建议启动重审通道。"他摸出电话,按通沈清欢的号码时,看见唐小舟蹲在墙角,镜头对准每个驳回单,像只沉默的乌鸦。
"清欢,"林昭的声音放软,"1998年所有买断协议原件,现在立刻扫描。
我要看看,当年那些'自愿签字',有几个是本人写的。"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脆响,沈清欢应了声"好",背景里隐约有打印机启动的嗡鸣。
下午四点三十三分,天楚律所档案室的投影仪亮得刺眼。
苏绾穿着酒红色西装裙,指尖夹着激光笔,在十份协议投影上划出七个红圈:"这七份的'王秀兰''张德海',笔锋都是同一个人。"她嗤笑一声,指甲敲在桌面,"更绝的是后面三份——签名是复印件直接贴上去的,胶水印还在。"
林昭凑近屏幕,看见"王秀兰"三个字的墨色比其他内容浅了两度。
父亲笔记本里的批注突然浮现在眼前:"...签字率须达90%,否则影响改制验收。"他后槽牙咬得发疼——不是工人不签,是有人急着凑数,连伪造都懒得走心。
"发律师函,"林昭抓起外套,"以'重大程序瑕疵'为由,要求市人社局暂停审核。"苏绾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突然抬头看他:"你猜当年是谁管这事儿?"她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周副市长年轻时的照片,胸牌上写着"青阳区经贸局科员"。
林昭的手机在这时震动,系统提示跳出来:"资源兑换完成——跨部门协作权限升级。"他捏着手机的手紧了紧,想起上午周副市长摔方案时,老陈推过来的那杯茶,杯底沉着片没沉下去的茶叶。
夜七点五十一分,办公室的落地窗外飘起细雨。
林昭盯着系统界面上的警告:"道德反噬升级——237名儿童教育权益受影响。"画面里那个穿蓝校服的男孩正蹲在路灯下写作业,笔记本上的"云州一中"被雨水晕开,像团化不开的墨。
阮棠的虚影突然跪在他脚边,旗袍裂痕里渗出的蓝光变成了暖金色。"您还要继续吗?"她的声音不再有电流杂音,像春风吹过老城墙,"这次反噬...会疼得更久。"
林昭弯腰把阮棠扶起来。
他想起今早柳知秋说的"我们要活着的时候有人记得",想起唐小舟镜头里那些皱巴巴的驳回单,想起父亲笔记本最后一页的话:"官袍不是遮羞布,是照妖镜。"
"启动'薪火计划',"他按下确认键,"下岗职工子女教育补贴,第一优先级。"系统界面骤然亮起,"方案D生成——财政压力9.8%,社会稳定提升34%。"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月光穿过云层,落在父亲的笔记本上,把"缺口要补上,名字要刻进碑里"的字迹照得发亮。
凌晨一点,林昭给沈清欢发了条消息:"明早六点,市人社局档案室。"他盯着手机屏幕,看那个"正在输入"的提示跳了又跳,最后跳出个"收到"。
窗外的月光漫进办公室,在地板上洒下银霜。
林昭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把父亲的笔记本放进抽屉最底层。
补偿之路还长,但至少——他望着系统界面上逐渐稳定的数据流,至少,这次他不是一个人在走。
清晨六点十八分,市人社局档案室走廊的声控灯突然亮起。
穿着保洁员制服的沈清欢抱着拖把站在转角,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分针正指向"3"。
拖把杆轻轻敲了敲地面,金属与瓷砖碰撞的轻响里,她摸出藏在围裙里的U盘,指尖在按键上顿了顿,最终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