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谁在替科学说话(2 / 2)

“‘专家不是真理的垄断者,当专业判断与公共利益冲突时,普通人的质疑权应受法律保护。’”

贺砚清的手开始发抖。

他抓起茶杯猛灌,却被凉茶水呛得咳嗽,茶水顺着衬衫领口往下淌,在定制西装上洇出块深色的疤。

天楚律所的机要室里,苏绾的红指甲在密封袋上敲出轻响。

三个牛皮纸包整齐码在檀木桌上,分别贴着“明远差异报告”“原始数据U盘”“校准证书”的标签。

她抬头对助理笑了笑,那笑容像刀锋抹了蜜:“帮我接法院立案庭。”

“苏律,万一他们说我们是‘反科学’呢?”助理抱着笔记本,指尖还沾着印泥。

苏绾抽出钢笔,在听证申请书的“证据目录”栏画了个圈。

钢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抬眼时眸子里闪着冷光:“那就请他们解释,为什么学生的实验结果和他们的不一样。科学要是真金,哪会怕火炼?”她按下免提键,电话那头很快接通,“立案庭吗?我是天楚苏绾,申请召开‘青阳河污染责任认定’听证程序,我方将提交新证据链。”

电话里传来翻文件的沙沙声:“苏律师,这类听证需要双方同意——”

“他们不同意?”苏绾轻笑,“那我就把中学生的实验视频、唐教授的法学论文,还有省环科院被删改的原始数据,做成三集专题片。第一集叫《专家的标准》,第二集叫《学生的答案》,第三集……”她拖长音调,“叫《谁在害怕真相》。”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接着是键盘敲击声:“听证时间定在下周三上午九点,地点市科技馆报告厅。需要我方协调直播设备吗?”

苏绾挂了电话,转头对助理眨眨眼:“把投影仪的灯泡换成最亮的,要让台上的人,连汗珠子都藏不住。”

石井村文化礼堂的投影幕布被风掀起一角,林昭伸手压了压。

幕布上是学生们的手写实验报告,墨迹深浅不一,有个孩子用彩笔在“超标”两个字周围画了圈火焰。

台下三十多双眼睛盯着他,有晒得黝黑的村民,有抱着教案的教师,还有攥着营业执照的小企业主。

“他们说我们不懂科学。”林昭的声音不大,却像颗石子投进静湖,涟漪层层荡开,“可当科学只听命于权力,我们只能自己学会说话。”他指向幕布上白砚舟的检测仪照片,“这台仪器花了三万八,是白师傅拆了自己的旧冰箱,蹲在废厂房里焊了半个月。为什么?因为他信——”

“因为他信真相不该被钱砸死!”后排突然有人喊。

说话的是个穿蓝布衫的老汉,裤脚还沾着泥,“我家就在河边,前儿个我孙女儿说河里的鱼翻白肚了,村主任非说是天气热。现在看这实验——”他拍了拍旁边男孩的肩,“我孙子说的对,鱼是被毒死的!”

礼堂里响起零星的掌声,逐渐汇成片。

林昭望着台下发亮的眼睛,系统提示音突然在脑内炸开:“群体心理预测模块激活前置条件达成:独立验证×3、舆论压力≥75万、权威反制已触发。”阮棠的身影从虚空中显形,旗袍上的幽蓝纹路像活了般流动,“它开始读懂沉默了……而你,正在成为它的回声。”

散场时已近九点。

林昭站在礼堂门口,看着村民们打着手电往家走,手电筒的光像串流动的星子。

他摸出手机,屏幕上是顾轻语发来的消息:“市科技馆明天要借报告厅,说是有重要活动。”

他抬头望向夜空,云层裂开道缝,露出半枚月亮。

风里的河腥气淡了些,混着不知谁家飘来的饭香。

远处传来汽车鸣笛声,是接他的车到了。

上车前,他最后看了眼文化礼堂的招牌。

灯箱有些旧了,“文化礼堂”四个字有一个“礼”字不亮,在夜色里像团未燃尽的火。

司机发动车子时,林昭的手机震动起来。

阮棠的声音带着点少见的雀跃:“检测到市科技馆报告厅明天有设备调试记录,直播带宽申请是平时的五倍。”她顿了顿,“需要我黑进他们的系统看看吗?”

林昭笑了,指尖敲了敲车窗。

玻璃上倒映着他的脸,眼里的光比窗外的路灯更亮:“不用。该来的,总会来。”

车子驶入夜色时,远处的市科技馆已亮起几盏灯。

工作人员搬着直播设备进进出出,调试台的指示灯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像在预演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最新小说: 游戏王:你这才不是决斗! 末世別人砍丧尸,我在房车炫美食 半岛:从建筑学概论开始 难产当晚,霍医生转身守护白月光 妙手大仙医 解脱(年上,1V1,H) 掏空家底,资本家少奶奶下乡了 华娱从那年欺骗景恬开始 种田:从原始部落开始文明 港娱枭雄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