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京都国际机场的停机坪。
当林洛乘坐的航班滑入廊桥,舷梯下早已挤满了迎接的人群 ——
有举着 “欢迎亚洲音乐之王回家” 横幅的粉丝。
有扛着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
还有几位穿着正装、神情肃穆的官方人员。
舷梯门打开的瞬间,全场的欢呼声浪差点盖过飞机引擎的余响。
林洛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手里拎着一个装着乐谱的牛皮纸袋。
他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后的疲惫,却难掩眼底的光芒。
过去半年,从 MTV 舞台的《Dangero》到超级碗中场秀的《We Are the World》。
林洛用一首首金曲在欧美乐坛撕开缺口,成为首位在全球范围内真正站稳脚跟的华夏音乐人。
粉丝们举着的灯牌上,“为国争光” 四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林洛老师,欢迎回家!” 央视记者第一时间冲上前,话筒几乎递到他嘴边。
“您在超级碗的表演创下收视纪录,现在国外媒体都称您是‘亚洲音乐的破壁人’,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林洛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鲜花,笑着说道:“谈不上破壁,只是让世界听到了华夏音乐人的声音。”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声音陡然提高,
“而且我始终记得,我是从这里出发的。”
这句话引发更热烈的欢呼。
有年纪大的粉丝红着眼眶喊:“好样的!给咱华夏人长脸了!”
连机场的工作人员都跟着鼓掌。
回家的车队刚驶出机场,林洛的手机就响了。
屏幕上显示的“陶亮”让他微微一怔。
接通后,陶亮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急切:
“林洛老弟啊,好久没有联系,你可是给咱们华夏长脸了!”
“哈哈哈亮哥,我就看不惯欧美老、尼哥你们嚣张的样子,必须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林洛笑着回应道。
“叙旧稍后再说,先说正事。”陶亮着急道。
“发生什么事了?”林洛听着陶亮着急的语气问道。
“有件关乎国家脸面的大事,必须当面跟你说,我在华夏一台总部等你。”
于是车队改道驶向华夏一台大楼。
车窗外,京都的街景已经染上奥运的气息 ——
公交站台的广告牌换成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标语。
立交桥的栏杆上挂满了五环旗,连胡同里的老墙上都画着福娃的涂鸦。
司机师傅笑着说道:“自打四年前申奥成功,咱京都一天一个样,就盼着开幕那天呢!”
华夏一台会议室里,气氛却有些凝重。
边宏和几位奥运组委会的负责人围着一张长桌,桌上散落着十几份乐谱和录音小样。
旁边的白板上写着 “奥运宣传主题曲备选”,但大部分歌名后面都画着叉。
看到林洛进来,奥运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立刻起身,紧紧握住他的手:
“可算把你等来了!再找不到合适的主题曲,我们都要集体写检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