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早去早回,别去太远的地方。”话已至此,宋明非嘱咐两句。
“知道了。”邱书痛快答应。
赵家在青岭是有名的商家,不论赵旭升未来做的如何,开张当天赵家也不会让他失了颜面。
相熟的商户,有名的乡绅才子,就连当地的官/员,都低调前来,大大小小的礼装了能有一间屋子,场面更是极大。
宋明非和林繁少不得要陪着应酬,一天忙活下来,直到深夜将客人都送走,两人才得休息。
铺子开张,众人精心挑选的菜肴没什么错处,直接得了认可,第二日生意依旧红火。
青岭这家店,赵旭升高价聘了经验丰富的老掌柜,但毕竟是新店开张,店里的事几乎都要他操心。
所以之后几日,赵旭升没能亲自陪几人,而是让自己的书童陪着几人,把青岭好玩的地方转了一个遍。
青岭归去来的盟店打的响,让人知道了还有盟店这种形式,只是众人不知效果如何,待到一两个月后,见归去来盟店生意红火,众人的心思才活络起来。
最初来与宋明非他们接触的,还是他们本地的广源府,但那家实力不济,名声也不算太好,宋明非他们便找了借口没有答应。
后来还是美妆店的老客人牵线,在锦江府开的新铺子。
再开盟店熟门熟路,各项契书一签,由着盟店自己筹备便好,他们则在开张时去一趟就行。
七月底,一直随/军在南边修渠的周瑞,也传来信息。
一个多月前,大/军终于拔营返回都城,但往返事物繁多,一直未能有闲暇,所以回到都城后,才写来信件。
信中也忆起在他宣陵的日子,当年他与宋明非,便是在这个季节相识,如今已过三年,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要不去咱们去都城转转吧,咱们一直都在周边玩,都没去过远点的地方,赵旭升也说那些调味料可能在都城有,要是咱们去了,省的他叫人去找,也找不明白,顺便还能去看看他和许修文。”
葡萄架下,林繁靠在宋明非肩上,同看周瑞的来信,手也不闲着,拿着蒲扇给宋明非扇风。
“太远了,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个多月。”如果是单纯去玩,赶这么远的路,宋明非断然不会去,但要是为了林繁一直在找的调味料……
“远点怕什么,我自驾咱们慢慢走,累了就歇会,在当地玩玩。”林繁倒是兴致勃勃。
“又自驾?太累了,还是找个马夫或者车队,安全点。”宋明非拧眉。
“咱们有官路,没什么事的,有马夫多耽误事,亲嘴都费劲,要是……”林繁说了一半,手便滑向宋明非的衣带。
第二天,两人把回信交给陈闯,信中说了他们近期会去都城,若周瑞方便,那时可相约见上一面。
信送完,两人又带着林繁画的设计图,去找了做马车的匠人。
这设计图林繁早就画好了,内中很多设计多是舒适实用为主,储物的空间都在马车下方,外表看着朴素,里面却功能齐全,在路上走个十天半个月,一点问题都没有。
做马车的工匠身材高大,看着不茍言笑,宋明非和林繁说图纸的时候,都是跟老板娘交谈,老板在一旁听着。
“这点您放心,您去周围访访便知道,我们家老胡做的马车最为平稳,再铺上厚厚的羊绒垫子,一路定不受颠簸,只是这马车精巧,工费要多上不少……”
老板娘笑眼弯弯,说话办事极为伶俐,没一会便把图纸看明白,开始客客气气的商讨价钱。
做马车的定金,足有二两银子,比寻常一辆做好的马车还贵,但两人还是爽快的付了钱。
“那便麻烦你们了。”林繁银钱交上,老板立刻就去干活,动作十分的的迅速。
来之前,其实两人就打听过,那老板本是番邦人,他的户/籍/牌和他们两人一样,是在码头买的,番邦那边马多,车马工匠都很厉害。
如今这人搬来广源府多年,已经在这里安家立业,专做这车马营生,林繁他们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
一马一车,身上再备上银子,两人再次启程,没有离别的愁绪,只有开启新旅程的愉快,因为对方在的地方,哪里都是家。
“林繁,我怎么觉得,我们总是出去玩?”
“那不好么?我还要带你玩一辈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