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沈见新一直在筹划如何微操认购证这件事。
认购证在后来的暴涨,与其他暴涨事件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关键的区别就在于底层价值逻辑。
比如郁金香事件,底层逻辑是炒作,击鼓传花而已。谁接最后一棒,谁就站在天台吹风。
而认购证不一样,它的暴涨逻辑在于中签新股的购买资格,在这年头,中新股可以说等于直接捡钱。
据后世的专家估算,一百张为一套认购证,一套认购证的打新股收益最后高达50万。
这是什么概念,等于说每一张认购证哪怕不炒作,最后的平均实际价值也能高达五千块。
而现在,它一张只卖三十。
沈见新已经和交易所达成了代售协议,首批进货一百万张,按照理论估算,如果他把这笔认购证全部自己吃下,那么预估的理论收益高达50亿。
在50亿面前,吃下这批认购证的三千万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哦对了,他还能返点7%呢。
而之所以说是理论收益,在于原本的历史轨迹里,他没有参与此事。而现在,他一个人就要吃下这么多,这势必影响认购证的总销量。
而前面说的每一张认购证平均价值五千块,是需要考虑到原本认购证的总销量也就两百多万张。
这涉及到中签率的问题,如果发行在外的认购证越多,那单张认购证的中签率自然就下降了,导致每一张认购证能产生的平均价值跟着贬值。
但不管怎样,只要他的蝴蝶翅膀别带起什么认购证狂潮,那么哪怕认购证销售总量略有增幅,他的收益还是大到没边。
想到此,他整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自他重生立业以来,不是忽悠就是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别看他现在是公认的大老板,但实际上,若不是魔都鹏城两市股票这几个月一直上涨,他怕不是付利息都要付成负资产了。
有时候,他看着财务报表,一个月光利息就是几百万的亏空,那些数字真是让人心惊肉跳啊。这还不算香江那笔贷款的利息,如果算上,每个月利息支出都快逼近两千万了。
这才91年啊,每个月付上千万的利息...
请问,还有谁?
沈老板在外人面前看起来毫不费力的背后,实则步步惊心啊。
所以,这一次认购证的事,他必须拿捏住了,还要拿捏的漂亮,拿捏的完美。
只要这件事功成,多了这么一大笔自有财富作为保证,那么他才算是真正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全感了。
而知道他目前真实情况的,也不单是他自己。一把手召见,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担忧。
这天,沈见新收拾心情,暂时把认购证的事抛出那后,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坐着他那加长劳斯莱斯,开进了市委大院。
在办公室门外,带他进来的大秘提醒道:“沈总,你只有十五分钟时间,祝书记稍后还要接见外宾。”
沈见新微笑道:“麻烦陈主任了,有空上我那喝杯茶。”
大秘点头致意:“有机会的话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