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2)

现在流行海葬、树葬,年轻人觉得这样环保又浪漫。可有些老人心里总犯嘀咕,我隔壁王婶就说:“把我撒进海里,子孙后代想我了连个磕头的地儿都没有。”这话听着心酸,却也是大实话。对很多人来说,一座看得见摸得着的坟茔,就是思念的落脚点,就像黑夜里的灯塔,让人知道根在哪里。

三、变与不变的生命哲学

前阵子刷到个视频,有位老先生把自己的骨灰做成了钻石。弹幕里吵翻了,有人说这是“新派入土”,也有人觉得不伦不类。其实仔细想想,入土为安的本质,从来不是形式,而是让生者心安,让逝者体面。

现在土地紧张,不少地方推行公墓、骨灰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不管形式怎么变,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不能丢。就像有些农村,虽然改成了集中安葬,但逢年过节,后辈们依然会带着酒菜去墓园,在石碑前唠唠家常:“今年收成不错,重孙子考上大学了……”

我爷爷常说:“人这一辈子,赤条条来,干净净走,最后能躺在土地怀里,就是福气。”这话越琢磨越有味道。土地多包容啊,不管你生前是风光还是落魄,它都敞开怀抱接纳你。就像小时候在地里种玉米,把种子埋进土里,过些日子就能冒出新芽。或许死亡不是终点,而是换了种方式和土地融为一体。

四、那些没说完的话

去年清明给太爷爷上坟,发现坟头冒出株小蒲公英。风一吹,种子就飘向远方。突然觉得,入土为安更像是一场生命的接力。我们把亲人埋进土里,他们就化作养分,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活着的人。

现在很多年轻人忌讳谈死亡,觉得不吉利。可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规律,与其避而不谈,不如学着和它和解。就像老家墙上的老挂历,撕完这一页,还有新的一页。那些逝去的亲人,虽然不在我们身边了,但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永远活着。

或许哪天,我们也会成为别人记忆里的人。但只要脚下还有土地,心里还有牵挂,“入土为安”这四个字,就永远藏着最温暖的答案。毕竟,还有什么比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更让人安心的归宿呢?

最新小说: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 起手北冥神功,我才是一人之下 魔法纵横家 报告帝君,夫人带病娇崽崽称霸了 石头里的世界 白日飞升谁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