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2)

被风吹散的和平:一场关于战争的絮叨

最近刷到一条视频,镜头扫过乌克兰某座被夷为平地的小城,焦黑的钢筋混凝土堆里,半截褪色的儿童自行车歪斜着。评论区有人说:“这哪是战争片啊,分明是人类文明的卸妆水。”这话让我愣了半天——是啊,战争就像一场永远停不下来的卸妆直播,把人性最丑陋、最脆弱的一面,扒得干干净净。

一、那些被战争按下暂停键的人生

我奶奶总念叨她小时候的事。1937年的南京城飘着桂花香,七岁的她攥着糖炒栗子往家跑,突然就听见了飞机的轰鸣。她说那天的天空变成了铁灰色,日本飞机像巨大的乌鸦俯冲下来,子弹打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火星子。原本该坐在学堂里读书的孩子们,不得不在防空洞里啃发霉的馒头,听着头顶的爆炸声数日子。

这种“人生被按暂停键”的故事,在每个经历过战争的人身上都能找到影子。去年采访叙利亚难民时,有个叫哈立德的小伙子给我看他手机里的照片:爆炸前的阿勒颇,彩色的陶罐摆在集市上,阳光把橄榄树的影子拉得老长。现在呢?他在黎巴嫩的难民营里当搬运工,每天扛着水泥袋,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泥巴地里玩耍——而这些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和平年代的游乐场是什么样子。

二、战争机器里的螺丝钉

有人说战争是政治家的棋局,可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实实在在的“要命局”。朋友的父亲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从不肯提战场上的事,直到有次喝多了,才喃喃道:“我们连队127个人上去,回来的只有23个。有个新兵蛋子,每天抱着全家福睡觉,最后脑袋被弹片削去了一半……”

这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士兵,很多时候不过是战争机器里的螺丝钉。伊拉克战场上的美国大兵会在日记里写想家,乌克兰士兵在战壕里给女朋友发“等战争结束就结婚”的短信。他们不是战争宣传片里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却被迫变成了武器的延伸。

最新小说: 大唐:开局悔婚,我成诗仙你哭啥 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功高震主要我死,我走女帝后悔啥 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修行十三年,才获得二郎真君传承 巫师:从技能树开始肝经验 大秦:开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镇天下 夺臣妻:疯批帝王他强取豪夺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