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闺女苦啊!”莫小扑过去往榻边一坐,抓起桌上的杏仁茶猛灌两口。
胡玉嫣继续低着头,看着账本:“哎呦喂!还有能让我们家小小受气的人!”
“您是不知道,咱们家门口堵着的媒婆儿,都能组好几个秧歌队了!尚书府的带了三匹云锦,说是能当被子盖;御史家的拎着金镯子,晃得人眼晕;还有个老太太,她非说她家孙子写的诗能治失眠,要给我念三天三夜!还有好多排在后面没提上来,管家大叔没看见的……”
胡玉嫣放下账本,伸手替她理了理歪掉的衣领,指尖戳了戳她的脑门:“多大的人了,还跟个小毛猴儿似的。前儿威远将军府的人,也来我这儿了,说三公子把那支玉簪融了,改打成了套银模具,说是给你做桃花酥用的,倒是有心。”
“有心也不能往咱家扔‘王炸’啊!”莫小把茶杯往桌上一放。
莫小气的“啪~啪~啪~”直拍大腿:“这倒好,他们一折腾,各路神仙全冒出来了,合着我成了京城公子哥的‘点心靶子’了?”
正说着,宫女端来盘刚炸好的馓子,金黄酥脆,还冒着热气。莫小抓起一根往嘴里塞,咔嚓咬得脆响:“娘,亲娘,您得帮你亲亲小闺女儿想个辙,给那些媒婆找点活儿干,不然她们闲得慌,净琢磨着怎么把我打包送人了。”
胡玉嫣拈起根馓子,看莫小又是拍腿又是挠头的,弄的不知道的以为是,从哪个乞丐窝里爬出来的,十分心疼,慢悠悠地说:“巧了不是,前儿内务府来说,宫里的绣品库缺些新花样的帕子,赐给各位大人府上用。还有御膳房,总说点心样式老套,需要想添些新方子。你说……让那些媒婆家里的姑娘、媳妇们来凑凑热闹?”
莫小眼睛一亮,嘴里的馓子差点给喷出来:“娘您这招绝了!尚书府二公子不是爱写字吗?让他给帕子题字;御史家大公子不是爱画画吗?让他就负责给绣娘画绣样儿……”
莫小又“啪!”一拍大腿:“还得是我娘呀!正好让他们去御膳房打擂台,看看谁做的桃花酥、椰蓉糕……合我胃口,我就……我就多吃两块!赏她们点‘惠民楼’的新鲜玩意儿!”
胡玉嫣被莫小逗得笑出了声,伸手点了点莫小的鼻尖:“你呀,就知道吃。不过这法子倒可行,既给了各家面子,又能让媒婆们转移注意力,省得总围着你转。”
胡玉嫣扬声喊来自己宫的大太监,“去,传我口谕,就说宫里在‘惠民楼’要办个‘巧思会’,各家有手艺的姑娘媳妇、公子少爷都能,比绣活、赛点心,拔得头筹的,进宫领赏。”
大太监刚应声要走,莫小又喊住他:“公公,等等!跟那些媒婆说,谁家要是再敢在‘惠民楼’里提‘说亲’俩字,就罚她给‘惠民楼’剥一个月的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