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听了莫小的话,眯着眼琢磨着:“你这丫头,主意倒不少。就是修路得不少钱吧?还得雇人,秋收刚过,大伙儿手里是有俩子儿,可……”
莫小打断老村长:“钱的事儿我来想,不用大家伙儿出钱,大伙儿出力就行。”
莫小为了不显富,没有把话说满:“‘惠民楼’、‘惠民娱乐’这几个月赚了些,我再去城里拉点赞助,实在不够,咱就全村出力,义务劳动!您号召力强,招呼大伙儿出工,我来管材料。”
老村长看着她眼里的亮劲儿,也安下心来:“行!小小,你这丫头办事靠谱,爷爷信你。等爷爷敲大钟召集村民,明儿个男人们抡锄头,女人们烧茶水,咱自己的路,自己修!”
敲锣声在清晨的薄雾里传开时,村民们扛着锄头、推着独轮车聚到村口。老村长站在土台上喊:“咱莫家村能有今天,全靠小小丫头带咱挣了钱、学了本事。现在修这条路,是为了往后更舒坦!有力的出力,有智的出智,咱把路修到城里去,让外村人瞅瞅咱莫家村的气派!”
人群里炸开一片应和声。买石头的买石头,有的男人们挥着锄头平整路基,女人们蹲在路边分拣石子,孩子们也不闲着,提着小筐捡石块。莫小揣着账本跑前跑后,一会儿跟石匠师傅商量用哪段的青石更结实,一会儿又招呼着把茶水往高处挪,免得被往来的独轮车撞翻。
李三妮抱着嫂子家的孩子们站在自家门口看,柱子扛着夯石路过,她递过块毛巾:“歇会儿再干,别累着。”
柱子嘿嘿笑,接过毛巾擦了把汗:“等路修好了,带你坐马车去城里逛庙会,稳稳当当的,不用再攥着孩子怕颠着。”
几个月后,当最后一块青石板铺稳,莫小踩着平整的路面往前走,脚步声清脆利落。路拓宽了一倍,两边还砌了排水沟,就算下大雨也积不住水。
赶车的王大叔扬着鞭子经过,马车轱辘碾在石板上,只发出沉稳的“咕噜~咕噜~”声,他探出头喊:“莫小丫头,你是咱村的福星啊!这路走得,比城里大户人家的院子还舒坦!”
莫小站在路中央,看着远处进城的马车平稳地驶远,车尾扬起的尘土都比以前少了大半。莫南山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来,感叹道:“这路一修,咱村跟城里就像连了根线,往后进货、出货快当不说,孩子们去城里上学也安全了。”
“爷爷,这才刚开始。”莫小笑着指了指路边:“我打算在道两旁栽上白杨树,等树长高了,夏天能遮凉。再隔段距离砌个石墩子,让歇脚的人能坐会儿。”
风顺着平整的大路吹过来,带着田里麦香。莫小望着通往城里的方向,心里头盘算着,路通了,往后要做的事还多着呢!或许可以开个马车行,再办个小小的驿站,让往来的人都能在咱村歇个脚、喝口热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