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报平安(2 / 2)

想了想又作罢。

反正他的亲人马上要寻来了,估计也没下回。

两人又沿着小路走了会儿。

元老毕竟身子还没完全好,走得久了就有些喘。

鸢尾见状,扶着他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下,两只大狗也乖乖地趴在他脚边,把头搁在他的膝盖上。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元老的衣襟上,暖得人犯困。

他眯着眼睛,听着不远处的鸟鸣声,不想回京城的念头越发强烈。

在这儿不用管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不用看大臣们的脸色,每天有好吃的,有温顺的狗子作伴。

这样的日子多好啊。

-

再说那送信的孩子,一路小跑着进了城。

府衙红墙黑瓦,门口站着两个挎着刀的衙役,看着就威严。

孩子站在门口,心里有点发怵,磨磨蹭蹭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走上前。

“官……官爷,我有封信要送进去,是给……给元老报平安的。”

衙役闻言,脸色立刻变了。

这几日府衙上下都在找失踪的元老,沈大人都快把整个城翻过来了,怎么会有乞儿来报平安?

其中一个衙役上下打量了孩子一番,见他虽然穿着破旧,但眼神还算老实,便接过他递过来的字条,又让人把孩子带到旁边的耳房等着,自己则拿着字条快步往里走。

字条一路递到了沈正泽的书房。

沈正泽这几日几乎没合过眼,眼底满是红血丝,桌上堆着厚厚的卷宗,都是各地报上来的寻人消息,却连元老的一点踪迹都没有。

他正揉着眉心,听见外面传来衙役的声音。

“大人,外面有个乞儿送来一封信,说是给您报元老平安的。”

“外公?”沈正泽猛地抬起头,沉声说:“快把信拿进来!”

衙役把字条递过去,沈正泽一把抓过。

他展开字条,上面是外公熟悉的字迹,虽然写得简单,只有“一切安好,勿念”六个字,却让他悬了多日的心瞬间落了地。

他盯着字条看了又看,确认是外公的笔迹没错。

这些天他一直担心外公出事,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现在终于有了消息。

外公平安无事,这比什么都重要。

他把字条紧紧攥在手里,深吸了口气,才对着外面喊道:“把那个送信的孩子带进来,再备些银子,好好答谢他。另外,去告诉厨房,今日加几个菜,再温一壶酒。”

很快孩子被带了进来。

沈正泽看着他,语气比刚才温和了不少。

“孩子,这封信是谁让你送的?他现在在哪儿?”

孩子见沈正泽穿着官服,没想象中那么吓人,胆子大了些,把元老在城外让他送信的事说了一遍。

至于具体元老现在在什么地方,他当然也是不知道的,表情十分茫然。

沈正泽听完,心里有了数。

城外的山脚下确实有几处村落。

只是他之前派人去查过,没发现外公的踪迹,想来是外公故意不想让人找到。

他也不追问,只是让人给了孩子一笔银子,又让厨房端来两盘热气腾腾的包子和一碗肉汤,让孩子吃了再走。

孩子捧着银子,又吃着喷香的包子,眼睛都亮了。

有好多银子啊!还有好吃的热饭!

他对着沈正泽连连道谢,直到走出府衙,还觉得像在做梦,开开心心地把银子拿给小伙伴看。

沈正泽送走孩子,回到书房,又拿起那张字条看了看,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他知道外公的性子,既然不想立刻被接回来,肯定是在那边住得舒坦。

也好,让外公在外面多歇歇,远离京城的是非,对他的身子也有好处。

他让人把寻人的队伍撤回来,只留下几个心腹在城外继续假装寻找,以免被有心人发现外公还活着招来祸端。

自己则坐在椅子上,端起刚温好的酒,慢慢喝了一口。

这几日的焦虑和疲惫,终于随着这杯酒散了大半。

等过几日外公想回来了,自己再亲自去接他,顺便也去看看那个能让外公舍不得离开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竟能让一向挑剔的外公如此留恋。

-

桃源居。

元老已经跟着鸢尾回到了院里。

江茉正在厨房门口指挥着人搬东西,见他们回来,笑着迎上去。

“老伯,逛得还开心吗?刚烤好的小饼干,您要不要尝尝?”

元老一听有吃的,刚才走路的疲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要尝!要尝!”

他不知道小饼干是什么。

反正吃就对了!

江茉把一盘小饼干给鸢尾,让鸢尾送元老回房间吃。

忽然想到什么,开口问:“今儿是不是宁宁休沐?”

鸢尾一拍脑袋。

“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姑娘说的对,今日宁宁休沐呢,肯定下了学就过来。”

算下来好久没见那小丫头了,还怪想念的。

等她看到桃源居多了烧烤,又要热闹一番了。

元老好奇问:“宁宁是谁?”

鸢尾随口道:“我们姑娘远房亲戚的孩子,小姑娘可可爱了。”

元老一听是个小姑娘,摸了摸身上,有点遗憾没啥见面礼了。

他就很喜欢可可爱爱的小丫头,可惜家里小辈全是男孩子。

着实不争气!

最新小说: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你让我破案?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八门术:我是阴行泥瓦匠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